苦等“身份證”近一年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近日歡欣鼓舞,包括支付寶、匯付天下在內的27家支付企業獲頒央行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政策資質的落地盡管讓第三方支付行業看到盼頭,但無限額的牌照并非對每個支付企業都是輕而易舉。
苦爭牌照
去年9月1日,央行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圍繞《支付業務許可證》中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開始大幅度醞釀動作。面臨到今年9月1日為期一年的牌照生死限期,支付寶、財付通等企業先后遞交申請。
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時間,在央行各地分行網站上予以公示申請企業超過32家,不但包括上述兩家被人熟知的互聯網支付企業,之前默默無聞的盛大盛付通、上海銀聯等企業遞交申請的信息,也能屢屢引發媒體和社會的關注,民營互聯網企業、銀聯嫡系部隊、意在移動支付的運營商企業,各種背景的支付企業對這場牌照大考嚴陣以待。
僅民營互聯網企業而言,各家去年只是在講“依據牌照進行各種整改”,但直到今年支付寶分拆引發的雅虎、阿里巴巴之爭,外界才真切感受到民營第三方支付企業圍繞牌照到底做了什么。
互聯網行業是國內各產業中跟國際接軌程度較高的領域之一,絕大多數知名互聯網公司都具有外資“血統”。支付行業也不例外,支付寶、財付通分別由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創立,而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都具有外資成分,其他如快錢等支付公司也接受了大量來自外資的風投。
據知情人士透露,央行頒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后,就支付公司內外資的具體比例進行了口頭規定,要求國內出資方必須占有控股權。潛在的原因就是由于支付公司掌握了大量的用戶基本信息,用戶的日常支付行為也會產生大量的交易數據,是國家的金融信息安全問題。因此,類似支付寶的股權大騰挪幾乎成了全行業總動員,在支付牌照大限前,拉卡拉等其他支付企業也已經全部完成轉內資調整。
事實上,股權騰挪只是各支付企業苦熬牌照的最簡單縮影。此外,注冊資金、盈利狀況、備付金規定也成為支付企業需要跨過的硬門檻。
值得一提的是,27家企業獲得牌照意味著它們基本踏過政策門檻,但27家并不是終點,央行并未規定支付牌照有限額,這就意味著,爭得首批名額的上述企業還將持續面臨競爭對手壓迫。去年以來,百度、網易、新浪也先后完善了自有支付業務,作為互聯網企業實現商業價值的網上收費渠道,支付業務成為兵家必爭。而這些后來企業的拿牌能力,誰也不敢小覷。
陣營謎局
在支付牌照未發放時,外界多揣測銀聯系、運營商等“國家隊”與民營支付企業會產生激烈碰撞。但根據牌照發放的信息,主流民營支付企業全部獲得牌照,反倒是中國銀聯旗下上海銀聯和聯通背景的聯動優勢未能首批獲牌令人驚訝。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未獲牌的另外5家企業的申請材料正在審批流程當中,相信拿到牌照只是時間問題。 也有人士爆料,上海銀聯已經與銀聯商務合并,銀聯商務已經拿到牌照。
而拿到牌照的企業也紛紛開腔,表達民營支付企業獲得與“國家隊”同等身份正名的“喜悅”。易寶支付CEO唐彬說:“如果能拿到牌照,那么我們跟銀行就是對等的關系了。”支付公關總監陳亮也認為,“牌照的發放對于各界而言都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民營第三方支付終于可以擺脫無休止的關于資質的質疑,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實際上,目前互聯網支付市場上,居于市場前列的仍然是這些民營支付企業。其中首批獲得牌照的支付寶、財付通、易寶支付、快錢等企業仍然牢牢占據互聯網支付行業80%的市場份額。
但民營支付企業獲得正名的同時也將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未能首批如愿的運營商陣營顯然不會放棄支付業務特別是移動支付市場。據悉,中國電信支付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正式成立,一年前入股浦發的中國移動同樣正在組建支付公司,加上已經布局并遞交了牌照申請的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目前已全部實現了對移動支付市場的布局。
而銀聯系依托銀行以及本次牌照獲頒等雙重背景,更具備了強大優勢。“發牌照只是第一步,發了牌照,民營隊和國家隊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線,未來的支付市場會更偏向競爭,”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表示,“未來哪家會勝出,就要看企業運營、管理水平和服務等綜合的考量了”。她更進一步指出,“相對于PC互聯網支付,移動互聯網的支付還處于起步階段,支付形勢被運營商壟斷,運營商的資源優勢很大,加上銀聯和第三放支付廠商的介入,移動支付的產業鏈將更為復雜”。
這無怪乎匯付天下總裁周曄感慨:“大幕已經拉開,匯付天下邁上了二次創業的舞臺。”而支付寶CEO彭蕾也表示,《支付業務許可證》對支付寶以及整個行業而言并不是一張 “畢業證”,而只是一張“入學通知書”。
整合契機
牌照獲頒對先發企業的優勢毋庸置疑,但對落后一步,甚至申請牌照有難度的中小企業意味著什么?
去年有信息顯示,國內從事支付業務非金融機構多達300家,涵蓋的業務包含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等各領域,根據本次獲頒牌照企業信息顯示,即便支付寶、財富通這類在線支付巨頭以及廣州銀聯等“國家隊”成員也未能將上述業務全部申請成功。
另一方面,從目前遞交申請和牌照發放情況看,這些企業多數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商務發達城市,基本未見其他省市企業身影,但全國各省市均有本地的支付企業且申請牌照意愿強烈。據悉,一些地方性涉及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企業也在積極申領牌照。山東一卡通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已經提交了申請,正在受理中。
但對比財大氣粗的民營領軍企業和“國家隊”,地方性中小支付企業的申請之路未必好走。有行業人士指出,根據規定,全國性業務申請要求注冊資金1億元、地方性的要求3000萬元,“僅這一門檻就會難倒很多獨立發展的小企業”。
而張萌認為,牌照的發放對資本層面的影響非常大,將有大量資本注入到第三方支付行業中來,獲牌企業和市場領先企業吸引資本和品牌的優勢明顯,獲得牌照的企業未來可能會對小型的支付企業進行兼并收購。
易觀國際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的交易規模達到3650億元,同比上漲102.6%。預計2012年中國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萬億元。面對如此大的市場誘惑,獨自支撐還是選擇被并購對中小支付企業是個難題。
商報記者 張緒旺/文
宋媛媛/漫畫
推薦閱讀
中國第三大在線游戲運營商盛大游戲CEO譚群釗周三表示,他們正與美國、亞洲的一些社交、移動游戲公司進行收購談判。 北京時間6月1日下午消息,中國第三大在線游戲運營商盛大游戲CEO譚群釗周三表示,他們正與美國、亞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