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CNTV與百視通IPTV集成播控平臺的合并,懸在IPTV頭頂的政策利劍已經撤除,在三網融合第一批12個試點城市和地區、第二批42個城市開展IPTV業務將完全合法。可以預見,即使在全國非三網融合試點城市開展IPTV業務也不會受到廣電的阻撓。
可以想象,面對IPTV政策解禁,電信運營商并沒有太多的興奮。因為IPTV的播控權已被廣電牢牢掌控,IPTV變成了電信運營商和廣電播控平臺的共有業務。即使電信運營商開發了全國IPTV市場,播控上仍舊受廣電控制,收益也要和廣電分成。
電信運營商積極發展IPTV的初衷不僅是增加業務收入,更重要的是視頻業務是避免管道化的重大戰略方向之一。面對IPTV播控權花落廣電的既定格局,電信運營商繼續淪為IPTV的管道似乎已成定局,作為戰略選擇的IPTV也似乎失去了戰略意義。然而,電信運營商絕不應該對IPTV意興闌珊。
表面看來,電信在IPTV上鎩羽而歸,但IPTV的網絡、運營管理、市場、用戶等仍舊掌控在電信手中,因此市場發展的決定權也掌控在電信手中。筆者認為,電信可以把播控平臺的分成看成獲得牌照特許的合理代價,而這個代價也在不斷變化中,隨著行業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或許某天電信運營商可最終獲得IPTV播控權限。
事實上,視頻業務是電信運營商建設智能管道的核心業務,這個戰略現在是正確的,未來還是正確的。電信運營商不可忘記,IPTV業務僅僅只是視頻業務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且和有線數字電視、衛星電視一樣是一種傳統的視頻業務。電視行業正在面臨著全行業的升級轉型,全世界的電視內容商、電視運營商都在積極應對互聯網電視(OTT TV)時代的到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電信運營商的視頻戰略也應該跟進電視行業的演進,對OTT TV進行布局。
廣電主管部門已經預見到這個問題,廣電總局2011年10月28日發布的181號文件《關于印發“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的通知》明確規定,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應當建立互聯網電視獨立的用戶管理、計費認證體系,不得與傳輸網絡運營商合作進行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用戶管理、計費認證工作。廣電在控制IPTV播控平臺前提下開放了IPTV,在互聯網電視上卻早早地對電信緊閉了大門。可問題在于,和IPTV不同,OTT TV絕非一紙文件可以管得住,電信運營商如何布局OTT TV不僅是一個戰略問題,也是一個戰術問題。
推薦閱讀
索尼愛立信手機爆炸燒傷女工,一打工女子褲子口袋內的手機突然發生爆炸。女工左腿上部一小塊皮膚被燒掉,傷口周圍大面積皮膚被輕微燙傷,褲子被燒出兩個大洞。隨后,傷者找到手機銷售商,雙方最后協商賠償5000元私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運營商應把握時機布局OTT TV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0220/3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