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康斯坦丁)在那個網絡螞蟻橫行的時代,我們認識了網際快車;當網際快車逐漸風靡之時,我們又認識了迅雷下載。在那個網速成為上網最大障礙,下載成為上網最大應用的年代中,下載軟件的霸主頻繁地交替更換。而頗有傳奇色彩的迅雷,最終依靠獨有的P2SP技術成為最快的下載軟件確立了自己在下載行業的王者地位。

截止2011年2月,迅雷下載工具平均每天的下載量為大約1.38億次,這些下載大部分內容是音樂、視頻;
但好景不長的是,區別于傳統下載軟件,迅雷P2SP模式帶來的服務器需求增多,讓其立馬陷入到巨大的“成本負擔”之中。雖幾經與游戲開發商合作、與華軍軟件園、天空軟件合作,甚至自己燒錢玩在線視頻,但最終由于各種運作分歧、燒錢成本陡增等原因,未能根本解決收益問題。而后,國家版權局聲明針對“自稱只提供跳轉技術服務,不提供影視劇內容”情況的“避風港” 不成立的通知,更讓是以主要承載音樂、視頻等下載資源為主的迅雷處境變得雪上加霜。
種種重壓之下,剛邁入2012年初期的迅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發展速度陡然減慢。迫于無奈,迅雷開始了轉向用其他方式來向用戶“收金”,提升企業盈利率,滿足、鞏固未來上市各種條件,但此舉卻又引來各種潛在的危機……
前爆“掃描門”后接“偷窺門”
如果說,2008年出現迅雷在用戶不知情情況下進行“搜索用戶電腦中的文件并秘密上傳”的黑客行為是人們“質疑”迅雷的開始,那么2012年2月份再次曝出的的迅雷“偷窺門”,則將迅雷推至信譽危機的邊緣。
偷窺門的終始,是由于一名網友在2012年2月8日用Google搜索并在淘寶上購買一款“電線理線盒”之后,但卻在2012年2月13日再度啟動迅雷之時,卻發現迅雷竟然在彈出的“特賣場”窗口中向該用戶推薦“理線架”。問題爭議焦點,在于該用戶在這段時期雖然安裝了迅雷但卻并未使用迅雷進行下載,結果迅雷竟然能“預知”用戶購買、搜索過該商品。

2008年迅雷被爆“掃描門”,引來多家媒體曝光

2012年迅雷在被爆“隱私門”
甚至一名被稱為“日本早稻田大學情報通信系教授”的網友吳劍明直接質疑,迅雷可能偷偷在系統中“Hook插入了回調函數來攔截任意Windows消息”,并將其作為迅雷再度偷偷掃描硬盤的證據。
雖說,迅雷為了提升廣告匹配精確度所做出的“技術調整”,但卻有對用戶進行侵權的嫌疑。迅雷下載軟件有可能大大逾越了自己本有的“下載工作”,主動地在各種用戶的硬盤中尋找需要“匹配”的隱私信息。事件本身的蔓延和擴大,甚至再度影響到了迅雷的形象。但倘若說,這場短時間曝出的“隱私門”還是一場“有待爭論的事件”,那么在某些方面迅雷的“放手”和“縱容”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被打“顏色”標簽

迅雷高速可靠的下載速度,和可“越過”防火墻監管的境內服務器,還讓其成為了色情網站傳播大量淫穢視頻的有力工具,甚至不少“色情網站”公認以支持迅雷下載為噱頭“大肆攬客”。
不僅如此,在新版迅雷中,出現一個特殊插件——迅雷鄰居,也因其獨特的功能正在成為“地下淫穢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由于迅雷在這個組建中,采用一種特別的積分措施刺激用戶(用戶所共享資源每被鄰居下載一次獲得一個積分,而積分與級別密切掛鉤,每升一級迅雷鄰居將為您多探測10個鄰居,并增加2個關注名額),主動對自己的資源進行分享。不少為提升積分的網友,找來各種盜版電影、淫穢視頻放到迅雷鄰居文件夾中,進行共享,這無疑助長了黃色信息傳播的泛濫。
對于分享資源的性質上,迅雷似乎也常常“網開一面”。迅雷用戶可以輕易地將各種淫穢視頻放置于迅雷鄰居中,供迅雷用戶“免費”下載。大量淫穢視頻被越來越多的迅雷網友在這種“插件”上“共享”。

迅雷用戶可以輕易地將各種淫穢視頻放置于迅雷鄰居中,供迅雷用戶“免費”下載

甚至,有的迅雷用戶還將迅雷中“無法找到”的最新盜版電影,也放入其中,供各種迅雷用戶下載。而這些視頻中有的剛上映沒幾天,甚至還有的電影新到可能還沒開始在國內上映。盜版視頻、淫穢視頻滿天飛的迅雷鄰居,讓迅雷被深深地烙下了色情的標簽。
陷入龜速發展,恐是禍根
在一份迅雷為海外上市準備的F1文件中顯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迅雷擁有超過100萬臺第三方服務器和超過3600臺自有服務器。驚人的服務器成本開銷、昂貴的帶寬成本吞噬著的營業額,也讓迅雷背負著巨大的成本壓力。
而據資料顯示,迅雷目前的營收主要來自基于云計算的訂閱服務、在線廣告和后起的會員收費。這就意味著,在線廣告將承擔更多的盈利負擔。而這頻繁出現的“出格”技術更新,也就不難理解其初衷。
加之迅雷在其他營收方面的“腿軟”,更讓迅雷不得不尋找新的盈利突破點。在2007年推出的迅雷看看,雖然在一定時間內為迅雷吸引到眾多用戶,但隨后出現的版權審核、影視劇版權費用暴漲等因素,讓處于燒錢時期的迅雷看看在短時間內很難有可觀收益。而仍然處于不斷漲價的版權成本支出,還拖累迅雷整體利潤增長速度。
編后:迅雷,請別越界
很顯然的是,無論“掃描門”還是“隱私門”,甚至是恐成淫穢信息傳播“主要渠道”,迅雷正在加速透支自己的信譽和責任。實際上,如今迅雷還面臨著另一大尷尬——變現難。雖然號稱擁有多達1億多的用戶群,但單個用戶可為迅雷公司貢獻出價值卻少得可憐。如何將用戶真正轉換成迅雷的財富,或許是迅雷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但因為急迫而錯誤地采用極端,或者說“越界”的作法,無疑將會崩掉迅雷原本應以為傲的價值。做一個高收益的互聯網企業無可厚非,但因為一味考慮“利益”而犧牲責任,則將讓迅雷步入另一個深淵。
推薦閱讀
聯通1月份2G僅新增18萬戶引發高層重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瘋狂迅雷”的龜速危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0222/3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