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葉永良)最近深陷“iPad”商標輿論風波的蘋果公司,除了給我們提供茶余飯后的談資外,也有可能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成為欺詐活動當中的被動角色。按照蘋果公司的傳統,每年3月的第一個星期將會舉行新品發布會,而今年的主角無疑就是萬眾期待的“iPad 3”。但是在正式登場之前,可能我們已經在電子郵箱的“垃圾郵件”當中將其“芳容”一睹為快。
近日,賽門鐵克公布,他們的郵件監測部門發現了一種利用iPad 3為噱頭的欺詐郵件,利用個別“果粉”急于了解新款iPad 3信息,導致疏于防備的心理,誘導用戶通過郵件填寫個人信息,覬覦用戶隱私。在垃圾郵件制造者的世界里,他們深諳“潮流”之道,敏銳的觸覺總能挖掘一些網民感興趣的話題,然后提煉成為數以億計的“垃圾郵件”,經過一輪狂轟濫炸之后,便出現在你的“垃圾箱”里面。
但問題在于,郵箱過濾系統能幫我自動攔截一部分垃圾郵件,有一部分“疑似”的郵件也會被歸類到“垃圾箱”,但總有一些“造工精湛”的郵件能越過重重關卡,在“收件箱”里面占有一席之地。重點是,垃圾郵件是“垃圾”沒錯,但我們處理郵件的時間可不能淪為“垃圾時間”。
而且隨著電子郵箱的應用逐步走向專業化,商務時代下,企業對郵箱的依賴性更大,在有限的辦公時間內還要騰出時間來處理“垃圾郵件”,那不僅是對辦公資源的極度浪費,更會對工作效率產生持續的消極影響。根據統計,上班族平均每天要話費1.8分鐘處理垃圾郵件,如果按照一個月21個工作日算,則在此上面耗費了37.8分鐘。當然,能如此高效處理“垃圾郵件”并非易事,須知,現在的垃圾郵件已經以假亂真。
以最大的垃圾郵件來源地印度為例,在2007年的高峰時期,印度每天向外發送3790億封垃圾郵件,而到2011年底,這一數據已經回落到1240億封。從整體而言,通過截留、屏蔽等技術手段,垃圾郵件的數量在下滑,但從另一個側面上卻發現,其“質量”卻越來越高,具有更高的隱蔽性。在一些垃圾郵件當中,甚至會出現一些讓人難以預料的情況。國內企業郵箱管理專家中國諾網nuo.cn舉例說,在垃圾郵件當中含有非法鏈接已經是平常事,但如果該鏈接是指向合法網站的呢?可信度是否會驟然提升?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郵件當中可能還會包含SQL注入內容,而且事實上這些網站已經被入侵,用戶訪問時會被重定向到欺詐資源。
另外,垃圾郵件發布者還會利用諸如Google的云服務等方式,以此繞過郵件系統的過濾功能。他們會通過添加一個鏈接,然后指向云服務中的某個文檔,藉此來將用戶誘導到他們預先安排的網站上去。而且對于傳統的將“@”替換為“at、#”等方法,他們的識別能力也在提升,可以將這些字符自動替換為“@”從而將真正的郵件地址挖掘出來。
可以發現,在垃圾郵件處理技術發展的同時,垃圾郵件制造者的“生產工藝”也在同步升級。但從另外一個側面上說,“抵御卻大大落后于攻擊”,為什么呢?因為垃圾郵件制造者具備更高的“反抗意識”,他們會因應發垃圾郵件技術的進步而進行反抗方案研討,并執行;但垃圾郵件的接受者,也就是各大企業的郵箱管理人員,似乎在這方面的意識上,乏善可陳,沒有系統的方法教導他們應當如何應對,導致他們也被“同化”,讓辦公時間淪為“垃圾時間”。
推薦閱讀
北京電信完成首批寬帶提速 聯通計劃月底完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處理垃圾郵件的時間不是垃圾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0222/3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