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葛雷)無論是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在最近舉辦的中移動開發者大會上點評騰訊,還是該公司引進諾基亞的WP8手機,到計劃推出自有品牌的終端,均顯示出 中移動意圖向移動互聯網大幅跨越的決心。
但顯然,中移動進軍移動互聯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而且從目前來看,移動互聯網已經不是中移動面臨的主要威脅。
按照李躍的說法,中移動要改變許多傳統的做法,簡稱為八個字:創業布局、創新發展。他在開發者大會上透露,中移動旗下互聯網公司正在籌 建。“只有通過專業化的公司運作,才能真正融入互聯網團隊的機制,才能獲取更多的移動互聯網資源,才能使中國移動的業務平臺、客戶規模 、信息資源、網絡覆蓋、銷售渠道等現有優勢得以延續”。
實際上,原有話音業務受到的挑戰非常大,話音收入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隨著固話業務的負增長,移動業務發展也受限。在三大運營商中,中 國移動對手機語音收入的依賴性最高。根據中國移動公布的數據,其2011年移動用戶MOU(平均每戶每月通話分鐘數)達525分鐘,同比略有下降 ;語音業務收入達3642億元,占運營收入的比例為69%。中移動也的確需要“創業布局”。
和其他互聯網公司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遲遲不見收益的局面不同,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網的現金轉化率顯然更高。對終端廠商的強勢做派,讓中移 動的應用商店MM商城可以初裝于任何合作終端產品中,而與合作伙伴的收入分成模式,中移動早已暗熟于心。
對于推出自有品牌手機,中移動將是首次嘗試。這也引起外界對其多元化模式會否成功的疑問,李躍對此回應稱:“歷史上有做多元化成功的案 例,也有做專業化成功的案例。那么中國移動做多元化好還是專業化好,我們認為最適合的是圍繞著我們自身能力,做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
“中國移動進軍終端是毫無門檻的,這會更方便中國移動植入或嘗試自己的移動互聯想法。”賽迪顧問分析師劉元說。
李躍用沃爾瑪的例子形容他心目中未來中國移動自主終端的行業地位,“沃爾瑪在賣別人產品的同時,沃爾瑪的自有產品也占了25%左右的銷售資 源,所以中國移動肯定要做中國移動自己品牌的終端和配件,但是不會和終端廠商競爭,我們會用我們的品牌做一些能夠增值的事情。”這顯然 是一個聰明的態度,畢竟運營商的強項不是終端產品,其品牌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企及眾多知名廠商。
由于中移動3G、4G的模式都是國內自主的TD技術,而大多數成熟廠商的手機制式則是國際通用的WCDMA或CDMA2000,蘋果成功的原因就是來自于“ 中國手機市場每年的需求是3.5億部。”李躍說,如果中國移動推出自主品牌的手機,顯然可以消化一些市場需求。
“重要的是,自主品牌有助于中移動擺脫傳統的產品操作模式,無障礙地盤活中移動各個基地的產品。”通信產業觀察者吳澍說。巧合的是,這 也正與李躍所描述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完全對接。
媒體評論稱,中移動必須提前考慮到,自主終端與其他終端產品的資源分配的公平度,以防止惡化和終端廠商的關系。
不過從目前的種種情況來看,移動互聯網并非中移動面臨的主要威脅,其他還包括虛擬運營以及民營資本的進入。此外,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國家有關部門即將組建第四大運營商——國家網絡公司。
推薦閱讀
國內智能手機廠商陷入了“量大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移動進軍互聯網之路崎嶇 新對手日漸增多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8/9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