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管維)LG電子(簡稱LG)現在在國內的狀況比諾基亞還要糟糕。據媒體此前報道,LG手機已從兩年前的一年800萬臺的銷量,跌到目前的一個月平均只有數萬臺銷量。其實,LG手機在國內從一年前就曝出已嚴重虧損,如今的最新消息仍是LG手機不佳業績的延伸。
昨日有消息稱,LG手機業務開始在中國裁員,其在中國的多個辦事處員工已經接到裁員通知。LG方面對此也予以了確認,但對于裁員的規模和細節則尚未披露。
知情人士透露稱,LG中國區也將更換CEO,新任CEO將于一至兩周內到任。而新任CEO將決定是否在中國保留手機業務。
來自艾媒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12Q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達到4980萬部,環比增長31.1%,同比增長154.9%。2012Q3三星銷量以17.8%的份額領先于其他對手。LG的比例僅在1%上下徘徊。而在美國市場,LG獲得了17%的市場份額。
在艾媒咨詢CEO張毅看來,與競爭對手三星相比,LG在華品牌包裝不及前者;渠道布局上,與運營商捆綁不夠緊密;與此同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低價、同質化的競爭的局面,也令LG較難適應。
一位手機渠道商高管認為,LG手機陷入低迷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之前一款主打裸眼3D的智能機未獲市場認可后,LG一直鮮有有影響力的手機產品推出;另外,返修率高的質量問題也讓LG手機在中國消費者中認可度不高。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目前在中國手機市場,獲得成功的廠商無一不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密切,而LG手機在這一方面則表現不佳,沒有在與運營商的關系上下足工夫。
一直以來,LG在華業務的管理就多次被業內詬病為“家長式管理”,原因就是企劃、研發、市場營銷等環節的重要決策權始終掌控在LG韓國總部手中。有手機業者曾經表示,相對于LG手機全球市場份額,中國市場一直為其“軟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總部遠離中國市場,其決策流程緩慢,且與市場現狀差距較大,造成LG電子在華業務難有起色。有分析也指出,LG手機在華的失誤在于,一是誤判中國3G智能機時代到來時間,二是上市機型過少。
這樣的分析不無道理。除了其智能手機的布局比業內大多數同行要晚好幾年外,LG在手機業務上的敏感性和效率低下也一直都為人所詬病。例如在2009年10月,LG首次宣布預計在2009年剩下時間和2010年發布15款以上智能手機,并爭取在2009年內實現6到7款的突破,希望在2010年實現出貨量400萬至500萬部的目標。但此后一個月,LG仍未拿出一款智能手機。
來自業界的聲音也認為,LG缺少與三星Galaxy系列媲美的明星產品,市場的運作也是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導致其手機項目一直沒有高昂利潤。
多年來,在國內市場,三星和LG均曾與松下、NEC、京瓷等日本手機廠商一樣,曾面臨著被邊緣化甚至退出的可能,但得益于與城市連鎖家電巨頭、手機連鎖商以及國內運營商的合作,三星和LG在內地市場終于未重蹈日本廠商的覆轍。不過,與三星不同的是,LG在內地市場一直未躋身主流市場,前有同為國際廠商的攻擊,再加上蒸蒸日上的國產手機品牌以及眾多的山寨手機族群,LG在內地市場面臨著"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雙重困境。其一直未給出良好的解決方案。
推薦閱讀
有評論把互聯網大佬扎堆做手機比喻為“懸念劇”,互聯網大佬做手機是曇花一現還是不可逆轉的潮流?試圖重塑手機生態系統的它們最終會成為產業鏈的新主角嗎?這場權力革命最終能否成功?諸多的疑問都是無解之題。 【I>>>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LG電子中國區開始裁員 手機業務恐遭取消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8/9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