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午間消息,今天,短信服務迎來20周歲生日。全球第一條文本短信于1992年12月3日在英國發出,若干年之后,預付費業務的出現使移動電話和短信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2011年,全球共發送了近10萬億條文本短信。
短信的最初構想誕生于1988年,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將其引入到當時首個泛歐數字標準——GSM之中。
語音留言當時在歐洲非常流行,但用戶必須撥打語音中心才能知道自己有留言,于是有人提出,應該用一條文字信息來提醒用戶,于是成為了短信業務的靈感來源。
1992年12月3日,全球第一條人與人之間的文本消息“圣誕快樂!”被發出。雖然該業務的設計目的已經是人與人之間發送文本消息,但它在當時發展十分緩慢,即便到了3年后的1995年,普通用戶平均每月僅發送0.4條文本消息。這種狀況一直到預付費商業模式問世才得以改變,短信也因此成為大眾市場業務。預付費模式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它既能幫助用戶控制支出,也能確保運營商獲得穩定的收益。
無獨有偶,短信的使用量爆發也是從新興市場低收入階層中的預付費用戶開始的。預付費商業模式降低了移動通信的門檻,使其成為一種大眾消費。任何擁有手機的人都能便捷地入網、發短信和打電話,而且價格也在能夠接受。
今天,實時計費已成為更多業務的助推器。它能支持幾乎所有類型的業務,并幫助用戶控制支出。用戶能夠隨時掌握包月套餐還剩多少話費和流量,還能用話費兌換或購買各種增值服務。短信和實時計費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巨大而關鍵的作用。
很多年過去,人們才終于認識到短信的巨大潛力。20年前的通信行業先驅們恐怕難以想象,現在全球消費者每年發送的短信已經達到約10萬億條。
時至今日,短信仍然是年輕人最喜愛的通信工具。據愛立信消費者研究室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不能當面交流,短信是青少年的首選溝通方式。
短信發展簡史:
• 1992年12月3日,全球第一條文字短信 “圣誕快樂!”被發出
• 1995年,普通用戶平均每月發送0.4條文本消息。隨后,短信實時計費系統問世,運營商能夠為預付費用戶開通短信服務
• 1998年12月,全球約有45000名預付費用戶
• T9等聯想文本輸入法問世
• 2000年,全球共發送了170億條短信
• 2001年左右,手機開始增添各種功能特性,比如手機配備了更好的屏幕和電池,還配有計算器、鬧鐘、移動互聯網、攝像頭、彩信功能等等
• 2002年,據Informa Telecoms & Media統計,全球共發送了3520億條短信
• 短信業務的使用者主要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
• 2004年,據Informa Telecoms & Media統計,全球共發送了9180億條短信
• 短信受年輕人寵愛的原因包括:安全感、可控性和即時性,而價格是最大的制約條件
• 手機開始配備媒體播放器,且所有功能特性的質量均得到提升。彩鈴作為一種手機個性化方式開始逐漸流行
• 年輕人利用短信形成了新的溝通方式,不僅用短信安排日常生活,也用于尋找伙伴,建立親密關系,獲得歸屬感
• 2007年以后,用戶開始將應用下載至手機
• 短信的商業應用逐漸增多,短信成為醫療、差旅等服務行業的提醒工具
• 2008年,全球預付費用戶數達到28億,48000億條短信被發出
推薦閱讀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上周宣布,本月14日將在各渠道同步銷售蘋果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5。由于iPhone5在中國內地的上市價格要高于之前iPhone4和iPhone4S,且高于在美國、香港等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定價,引發了很多內地消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短信誕生20周年:仍是青少年溝通首選方式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8/9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