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靳遠)記者獲悉,中國移動將于本月18日在香港正式啟動TD-LTE商用網絡。其采取LTE-TDD/FDD融合組網方式,初期運營將提供高速移動數據業務為主。
2009年2月,中移動在港獲得FDD-LTE頻譜。今年2月,中國移動斥資1.7億港元在香港購得2330MHz-2360MHz共計30MHz的TDD頻段。6月,中移動演示了全球首次TD-LTE和FDD-LTE(內地-香港)兩地漫游,并展示了LTE-TDD/FDD融合網絡的技術方案。
TD-LTE好消息不斷。不久前在迪拜召開的TD-LTE技術與頻譜研討會上,中國2.6GHz頻譜規劃方案公布,2.6GHz頻段的2500Hz~2690Hz全部劃歸TDD頻譜。
飛象網CEO項立剛對此說,“TDD(即TD-LTE)與FDD,在技術上區別并不大,但從頻譜劃分看,全球范圍內,TDD的劣勢比較大。目前布局是,歐盟、美國、日本都將絕大部分頻譜資源分給了FDD,TDD獲得資源較少,這嚴重打擊了設備商和終端商對TDD投入研發的信心。此次頻譜劃分,無疑增加了整個TDD產業鏈的信心。”有報道稱,隨著TD-LTE終端市場的繁榮,芯片產業也將迎來一片藍海。
但是,目前TD-LTE芯片的成熟度仍不理想。其尚未完全達到商用要求,在中移動進行TD-LTE終端首次招標時,甚至出現了逾半數參測企業的芯片產品通過率低于50%的問題。
“TD-LTE要大規模推廣,終端的芯片支持很重要。針對TD-LTE的終端芯片未來的趨勢很可能是多模。”有芯片業者說,目前多模芯片、多模平臺對于4G領域,始終是一個瓶頸。
“要做好多模芯片,既要考慮到商用問題,又要考慮到功效和價格,如果芯片公司在設計芯片的過程中簡單地對功能模塊(IP)進行堆砌,不僅會增加芯片的面積,也會提高芯片的功耗,”上述業者表示。
四川通信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程德杰也認為,雖然TD-LTE擁護者眾多,但我們仍需看到,截至2012年底,全球將投入運營的120張LTE商用網絡中,TD-LTE和混合LTE制式的網絡占比不到2%;TDD-LTE在芯片、終端和運營經驗上,相比FDD-LTE產業鏈的成熟度來說,存在不小的差距。從決策風險上來說,近期內發放TD-LTE牌照,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決策層是無論如何無法承受TD-LTE運營失敗的風險的,這不僅意味著網絡建設資金上的損失,更會極大打擊國家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程德杰指出,從確保國家自主創新動力、國家榮譽的角度來考慮,決策層有可能會把TD-LTE的成功放在首要位置,而寧可等到TD-LTE完全成熟再全面上馬;而非僅僅考慮中國移動意圖以TD-LTE挽救其在3G時代的頹勢。知名電信專家李進良則指出,"TD-SCDMA、TD-LTE需要統籌協調發展"。
還應看到的是,作為TD-LTE產業鏈的短板,其終端發展一直落后于基站,而且更重要的是產業化與商業模式的成熟。雖然,4G的這場技術革命中孕育著無數的商業機會,但是這還需要想象力的孵化。
美國學者斯科特·施奈德說,4G首先是一場速度的革命,不妨想一想你現在在家里使用的電纜調制解調器,它的速度是每秒1兆到10兆,這也就是數據傳輸到你家里的速度。4G的速度則可達到每秒幾十兆甚至更快,而且是傳輸到你無線設備上的速度。
另一個重大變化是,新無線技術更像是“云”,即很多設備都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網絡互聯,4G則能讓不同的設備在不同的網絡上通話。第三個重大變化是物品之間和設備之間的聯通。我們這個星球上將來會有70億人,但是,連接到一起的物品將會多達500億個,而且大部分都會是無線連接的。想象一下,如果將所有這些東西、所有這些人都連接起來,需要什么樣的網絡?這就是4G技術將會產生的“破壞性效應”。
不過,4G革命的潛能爆發關鍵在于商業模式的變化。對于中國4G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落地”,而擴大用戶群關鍵是建立一個4G的生態圈,并且運營全新商業模式。以太網的發明者梅特卡夫有一個著名的法則能夠為4G生態圈的建立提供注解:“網絡的價值與網絡使用者的平方成正比。”這意味著,只有用戶的基數規模足夠大,4G的網絡價值才會出現一個拐點。
推薦閱讀
近日有媒體消息稱,LG電子手機業務在中國的26個辦事處已陸續有員工接到即將離職的通知。據稱裁員主要涉及管理和銷售崗位,除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保留較多人員外,其余省份僅留個位數人員維系。 12月初剛剛出任LG電子大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移動4G產業鏈待延伸 生態圈缺乏想象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8/9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