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管維)百度曾與戴爾、中興等硬件廠商合作智能手機產品。如在去年9月召開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其就發布了與戴爾合作的“易平臺”手機,今年5月時,第二款搭載百度平臺的長虹H5018亦問世。但時至如今,這些產品卻很少被提及。最近又有來自國內媒體的消息稱,“百度云手機”也即將上市,表現如何仍有待觀察。
有評論說,在中國的這些大型互聯網公司中,百度可能是面對移動互聯網更迷茫的一個。
騰訊不缺乏用戶、阿里巴巴可以發展移動購物、新浪有了新的微博平臺,而百度發覺的卻是傳統核心業務對手機用戶的吸引力沒有那么大。百度當然還有著來自移動互聯網的流量。按照它們自己的統計,目前來自移動端的搜索數量接近30%,并且在整個移動搜索市場占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但包括岳國峰在內,多位接受采訪的百度中高層人士都承認了另一點:移動市場對于百度“首先是個挑戰”。
“超過50%”—相比在傳統互聯網搜索市場接近壟斷的地位,你大可以想象這家公司在拿捏這一說法時的微妙心理。
在移動互聯網和App上,百度恰恰不是那種能夠精確把握用戶需求、同時設計出好產品的公司。它已經在獲利豐厚的“傳統搜索80%以上的市場份額”的溫床中呆得太久了。
此前,這種局面已經影響了百度在傳統互聯網上的業務創新—在Google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后,這一點表現得更為明顯。多年來,“流量思維”在百度的業務體系中根深蒂固,諸如貼吧、知道這樣的成功產品,無不依附于百度巨大的搜索流量而存在。這種由慣性帶來的惰性,使百度在新業務的擴展上進展遲緩。
由于產品能力的缺失,百度直接轉移傳統互聯網上的用戶需求、開發一系列自認為用戶有所需求的智能手機、移動App產品的嘗試均可以說是失敗之作。
對此,五季咨詢合伙人洪波說,百度這些年做過不少新業務的嘗試,但沒有成功的案例;另一個是百度從上到下對移動互聯網的判斷失誤。
很明顯,百度的方向完全錯了,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百度這幾年的發展一直保持著高速,但在核心業務之外的戰略性新業務上卻乏善可陳,百度從上到下在新興的移動互聯網上動作遲緩,這讓李彥宏感到著急。”洪波認為,外界看好騰訊和阿里卻不再看好百度,也說明了業界在成熟,關注的不是眼下的賺錢能力而是潛力,百度確實在這方面有所欠缺。
反映在財報上,百度2012財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62.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7%;凈利潤30.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8%。但這與之前70%的季度增長速度相比放慢了許多。而百度預期第四季度的收入在61.55億元至63.45億元之間,也低于市場預期。
推薦閱讀
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在北京舉行“寬帶測速標準推廣宣講會”,正式出臺通信行業標準《寬帶速率測試方法固定寬帶接入》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標準《寬帶速率測試方法用戶上網體驗》。兩大標準統一規范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8/9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