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布局移動互聯網的棋局中,基地業務公司化也只是其中一步而已。除了八大基地,今年3月22日,中國電信在上海啟動了創新孵化;5月23日,又成立了國內運營商的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天翼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我們把自己定義為‘專業孵化+創業導師+天使投資’的模式。”天翼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鈕鋼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電信做創投做孵化,渠道和資源是最大的優勢。”
坐落于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地區的中國電信信息園區內的天翼創投目前擁有1600平方米左右的一期孵化面積。對于創業者來說,入駐電信孵化基地的同時就意味著能夠使用到千兆級出口帶寬、數百臺高端服務器的專業化實驗室、移動互聯網專業技術平臺以及客戶體驗上線測試等一系列借助電信平臺的資源和測試環境。
依托電信資源,又擁有央企背景,在鈕鋼看來,天翼創投就像是中國電信在創新發展方面的一塊“特區”。“創新孵化基地是中國電信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小崗村’,是改革開放的‘深圳特區’,是國有企業在新興領域創新發展的‘第一次’。”
今年年初,中國電信下發文件正式啟動內部員工創業計劃。每個創業團隊3人起,創業期為2年,承諾保留原職原單位,計劃初期投資額約2億元。10月30日,首批14支創業團隊全部完成了孵化初始階段目標,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考核順利畢業,其中3個團隊開始轉型進入公司化運作階段。
11月中旬,第二批創業團隊終期評選結束。與首批項目全部面向中國電信內部員工不同的是,第二期總共征集項目330個,其中社會項目達到98個,最終選定進入終評的項目中,31個項目團隊來自集團內部,11個項目來自社會自薦和推薦。社會項目的引入是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實踐的一次“開放性”嘗試,據鈕鋼介紹,未來可能會吸引更多的社會項目聚集到電信孵化基地,每年的評選次數也會逐步增加。
“力爭用5~6年時間,培育出幾個百億級市值的、在行業內有重大影響的創新公司。”對于天翼創投和孵化項目,王曉初表示。
推薦閱讀
雖然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稱,聯想手機已經進入扭虧為盈通道,未來兩三個季度就將實現盈利,但這種倒掛局面仍然讓人疑竇叢生,為什么這么高的銷量卻依然賺不到錢?國產手機究竟怎么了? 聯想集團近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電信布局移動互聯新嘗試:做創投做孵化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