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中國則明確否認目前緊張的中日關系會對佳能在中國的投資造成影響。
“中國在亞太地區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目前公司還在積極拓展中國市場,”佳能中國企業品牌部李竹對本報稱,“現在我們還不會考慮將亞太地區的重心轉移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本月初,佳能會長御手洗冨士在北京佳能博覽會上還表示,將集中精力拓展在華業務,爭取今后5年間使在華銷售額年均遞增25%,計劃到2017年在華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為2011年的4倍。
“中國的市場規模非常巨大,今后佳能將集中投資經營資源,全面強化銷售能力。”御手洗冨士在上述博覽會上表示。
中日貿易經受考驗
來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表的《2011年中日貿易統計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據日方統計,2011年中日貿易總額比上年增長14.3%,達到3449億美元,其中自我進口1834億美元,增長20%,對華出口1614億美元,增長8.3%,三者皆創歷史最高水平。
報告同時指出,雖然2011年對華貿易額占日本外貿總額的比重為20.6%,比上年微降0.1個百分點,但中國仍繼續保持著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的地位。
本報記者試圖聯系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獲得最新評論,不過該機構一位員工“以鑒于目前的形勢,JETRO在現階段不便發表評論”為由,婉拒了記者采訪。
而由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等權威機構發布的《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系發展報告(2011)》則顯示,自2002年以來,在中日貿易中,中方一直處于逆差狀態。其中,2002至2010年的九年間逆差累計達2362.36億美元。并且逆差還呈迅速擴大之勢,特別是2010年逆差額高達556億美元。
“這顯示在中日雙邊貿易中,中國對日本產品的需求相對較大”,翟新對本報記者分析稱,“同時,日本也需要來自中國的稀土等資源品的出口。因此,兩國任何一方采取經濟制裁手段,都是‘人損一千,自損八百’的雙輸結局。”
但隨著釣魚島事件升級,已經有日本品牌在華銷售出現下滑態勢。一家大型電商企業近期內部數據顯示,北、上、廣三地日系彩電8月各品牌銷售額與上月相比均出現了大幅下跌,其中,東芝降低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降低23.41%;夏普下降21.06%。
日本政府9月11日宣布購島后情況更加惡化。市場調查公司中怡康7月第三周與9月第二周的比對數據顯示,由于銷售下滑,夏普彩電的份額由8.8%下跌到4.7%,索尼的份額由5.9%下跌至4.4%,松下的份額已跌至0.4%,而東芝、三洋的占有率都跌至1%以下。
在購島事件發生前,日系家電廠商就已經處境艱難。截至2012年3月底,索尼、夏普、松下均創下巨額虧損紀錄。夏普第一財季運營虧損941億日元,已經考慮大規模裁員;索尼2012財年第一季度凈虧損246億日元,并擬將本財年電視銷量預期從1750萬臺調低到1550萬臺。
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的最新調研報告就指出,索尼、松下和夏普在日本市場的需求繼續下降,使得其全球平板電視業務2012財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超過30%。
這種情況下,中國市場對日系許多家電電子品牌廠商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目前中國市場占到夏普海外收入近47%。
推薦閱讀
愛立信即將于9月18日至22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以“網絡社會”為主題,展示人類即將步入全面互聯的網絡社會以及愛立信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愛立信將與中國的ICT行業和所有蒞臨愛立信展臺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918/8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