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網擁塞是主因,業內稱寬帶“短斤少兩”已是公開秘密“看不了電影、下載不了東西,連打麻將都卡!”近日,不少網友吐槽網速慢,并曬出自家電腦測得網速的截屏,與運營商承諾的帶寬相差甚遠。記者調查發現,寬帶運營商在給用戶的帶寬服務中存在“短斤少兩”,導致“帶寬不寬”,出現網絡堵塞,高峰時網速只有0.2k/s……
前日,武昌梅苑小區的鄧先生稱,兩年前,他家裝了某運營商4兆寬帶。起初,使用還不錯,半年后,網速逐漸變慢,下載電影最快速度289kb/s,上網高峰時網速只有0.2k/s,連網頁都打不開。
鄧先生家的網速為何如此慢?他說曾咨詢運營商客服,客服卻說,“網絡正在優化當中,所述現象會盡快完善。”
10戶的帶寬分給20戶
“商家承諾的帶寬與用戶實際使用網速差距較大,不是秘密了。”昨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網絡運營商技術人員透露。“帶寬實際使用速度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除了線路質量等造成的物理損耗外,最大的原因是上網擁塞。”
據介紹,目前,ADSL和LAN是運營商寬帶接入的兩種方式,該技術員說,ADSL最后100米使用的是電話線,LAN最后100米是網線。按接入端位置不同,LAN在進入小道時就產生擁擠,而ADSL進入小道時,這條路可能是獨享的。
他還介紹,寬帶運營商還會根據上網在線比率,在標準的配置基礎上多配置一些用戶。例如100M帶寬,分給10戶每戶就是10M。假設上網在線比率每天有5戶不上網,運營商就會將這100M帶寬分給20戶,甚至更多。要是哪一天這20戶同時上網,帶寬就會明顯不足。
“在線比率沒有國家統一規定,運營商往往根據自身情況確定。”這位技術人員稱,如果一個小區用戶增多,而光纖建設跟不上,運營商就會搞帶寬“短斤少兩”的把戲。
“短斤少兩”涉嫌消費欺詐
湖北匡濟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威認為,寬帶業務作為一種產品,同樣適合消費者權益保障法,運營商與用戶實際上建立的是一種消費服務合同。因此,運營商承諾的帶寬與消費者實際使用的帶寬如果相差甚遠,這就涉嫌構成了消費欺詐。消費者要想維權,可通過消協投訴、民事訴訟等方式進行。
陳威說,“當然,運營商承諾的帶寬也不可能在全部或者大部分時間達到這個速率。”陳威認為,運營商在消費者購買服務時,應該讓消費者明白。
推薦閱讀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要說最近兩天的網上最紅的人,恐怕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速“虛胖” 4兆寬帶似“龜速”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09/28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