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海盜灣日前發布了一款名為“海盜瀏覽器”(PirateBrowser)的免費瀏覽器。在海盜灣被封堵的國家,用戶可使用該款瀏覽器登錄海盜灣,接觸到海盜灣數十萬個種子文件。
作為全球最大、最著名的盜版網站之一,海盜灣因向用戶非法提供受版權保護的內容而出名。在過去的十年當中,海盜灣一直與全球各國執法部門玩著貓捉老鼠的游戲。政府機構一直試圖關閉海盜灣,或是阻礙國內用戶登錄海盜灣,因為用戶使用海盜灣能夠下載電影、音樂、數字圖書和其它知識產權--只不過海盜灣另辟蹊徑,通過新的方式讓用戶接入到公司的服務。
海盜灣在名為《海盜游覽器--不再有審查!》的博客文章中向用戶表示,它已推出了這款名為“海盜瀏覽器”的免費瀏覽器。網名為溫斯頓(Winston)的海盜灣管理員表示,“你是否認識因為封堵無法接入海盜灣或其它種子網站的人?向他們推薦使用海盜瀏覽器吧。只需輕輕點擊,這款瀏覽器便能夠繞過監管和封堵,讓用戶立即接入這些網站。”
“海盜瀏覽器”的網站顯示,海盜灣目前在伊朗、朝鮮、英國、荷蘭、比利時、芬蘭、丹麥、意大利和愛爾蘭受到監管。這些國家使用“海盜瀏覽器”的用戶,將能夠繞開當前的限制。“海盜瀏覽器”基于開放源代碼的火狐瀏覽器開發。
海盜灣在接受BT新聞資訊網站Torrentfreak采訪時表示,“海盜瀏覽器”僅僅是海盜灣對抗網絡審查的第一步。海盜灣目前還在開發一款“受BT支持的特殊瀏覽器,它能夠讓用戶憑借自己的力量存儲和分布海盜灣和其它網站。”
去年,海盜灣的MrSpock在博客中表示,將通過小型無人飛行器,將用戶流量轉移到秘密地點。這些無人飛行器將使用GPS控制、廉價的遠程無線電設備和Raspberry Pi等微型計算機。MrSpock表示:“這樣一來,只有使用飛行器才能關閉我們設備和系統。這是真正的戰爭行為。”
無論如何,海盜灣的這個決定也是迫不得已。去年2月份,海盜灣關閉了其頂級域名,很可能是為了逃避美國當局的查封。2011年10月,海盜灣建立了一個新的域名,以應對比利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封殺其域名。2010年,由于德國一家法院迫使該網站的寬帶服務提供商停止為海盜灣提供服務。
推薦閱讀
曾經與360傳出收購緋聞的2345導航,最終被A股上市公司浙富股份以7.6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12/28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