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多年前國家就下發了“死亡通知”,但曾經輝煌的小靈通業務直到今天仍頑強地“存活”著,甚至還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默默存在。究其原因,有部分使用者不愿退出的因素,也有主管部門對退網期限的沉默,還有運營商對小靈通退出后頻段分配的各種算計。隨著4G發牌在即,占用著優質頻段的小靈通如今就像一個垂暮的富翁,何時逝去受人矚目,而身后財富的分配更牽動人心。
?
關不掉的小靈通
隨著手機的普及,大多數小靈通用戶選擇了離開,由于其占用著優質頻段,工信部也曾發文要求在2011年底清退該項業務。但是如今,小靈通依然“存活”,退網清頻工作的完成也變得遙遙無期。
超期服役一年半尚有千萬用戶群
“現在還沒有接到關停業務的通知,還能用。”這是北京聯通客服人員對于小靈通業務使用期限的回答,而事實上,這種目前還能用的小靈通業務,早在一年半之前就應該退出市場。
2009年1月,工信部下發通知,要求小靈通業務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其所用頻率無條件收回。小靈通所使用的1900~1920MHz頻率后被國內確定為3G業務中TD網絡所使用的頻率。以這個時間點來看,如今仍然存在的小靈通已經超期服役了一年半多的時間。
造成小靈通超期服役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相當規模的在網用戶。雖然2011年是小靈通業務壽命理論上的最后一年,但到當年底,國內剩余的小靈通用戶仍然有近1800萬。
在超期服役的這一年多時間里,小靈通用戶依舊在持續減少著,只是減少的速度慢得令人咋舌。按照工信部的統計,今年前3個月,國內小靈通用戶累計減少86.2萬,4月減少36.6萬,5月減少34.3萬,在超期服役了一年半之后,小靈通用戶仍然有著千萬之眾,而以目前的這種退網速度,等到用戶自然完成退網,最少還需要兩年半的時間。事實上,就是工信部自己在統計報告中都頗為無奈地指出“在后續退出政策不明確前提下,退網趨勢勢必趨緩”。
退網清頻期限不明主管部門失聲
究竟什么時候才是小靈通真正的大限?
“我們不知道,沒有接到上級的通知,反正現在還能用。”這是運營商客服給出的回答;“我們還沒有接到主管部門的通知,不知道準確的時間。”這是運營商總部給出的回復;而應該知道這個問題答案的工信部,卻一直處于默不作聲的狀態。
時間倒回到2012年1月1日,等待著工信部明確指示的運營商并沒有接到通知,于是原本應該在這一天退出歷史舞臺的小靈通仍然得以存在。當時北京聯通內部的說法是“為用戶延長3個月的轉網時間,等待主管部門下一步的指示”。可是3個月之后,還是沒有等到明確的說法,于是“3月之后又3月”,一直等到今天,小靈通業務還是這樣不明不白地存在著。
“在這件事上,工信部不下文,我們是不敢動手停網的。沒有文件撐腰,1000多萬用戶的投訴作為運營商是承擔不起的。”某運營商領導曾經對記者直言。可能也是考慮到依然存在千萬用戶,加上3G時代TD網絡建設對于頻段的需求并不急迫,于是工信部也一直沒有拿出關停小靈通的決心。
實際上,這并非主管部門第一次叫停小靈通未果。早在2001年,原信息產業部就曾經發布過《關于清理1885-2025MHz及2110-2200MHz頻段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這些核心頻段使用有效期截至2002年底,期滿后將無條件收回,但是當時面對快速膨脹的小靈通用戶市場,收回頻率之說并未兌現。
“主管部門應該有所擔當。”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在小靈通退網問題上,主管部門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隨著4G即將發牌,尤其是三家運營商都將建設自己的TD網絡,相應的頻段資源就顯得尤為緊缺。特別是1900~1920MHz這樣優質的頻段,長期被已經半閑置的小靈通業務所占用,無疑是一種嚴重的浪費。在這種情況下,相應主管部門應該結束沉默,盡快給出一個明晰的說法。
□退網之后的爭奪
小靈通退網的目的是清頻,這也意味著即便在解決了用戶難題成功完成退網之后,也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務,小靈通清退出的頻段如何分配,則將成為另一個同樣糾結各方利益的難題。
頻段歸屬運營商各執一詞
小靈通的頻段歸屬,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在1998年時,原信息產業部將1900~1920MHz共20MHz頻率規劃為小靈通系統頻率,由當時的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共用,在經過電信業重組之后,小靈通業務現在由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運營,這部分頻段現在也掌握在這兩家運營商手中。
按照國際電聯規定,1880-1920MHz頻段以及2010-2025MHz頻段共計55M帶寬用于TDD網絡,這當中正好包括小靈通所使用的1900~1920MHz。而我國在2002年時,也確定將1880~1920MHz共40MHz頻率規劃為TDD的主要使用頻段。
在3G時代,因為只有中國移動一家運營TD網絡,因此小靈通清退出的頻段當時也被毫無爭議地認為將歸屬中國移動,不過因為退網清頻遲遲未能完成,中國移動并未能得到這部分頻段。而到了4G時代,隨著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極有可能獲得TD牌照,這部分頻段的歸屬也一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據傳,在不久前中國電信的內部會議上,中國電信的高層提出“希望與中國聯通一起,雙方共同致力于將小靈通頻率留下用于TDD”。很明顯,在中國電信看來,一直是由自己和聯通所使用的小靈通頻段,在清退之后,仍然由這兩家來繼續使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對于曾經近在手邊的頻段,中國移動也并沒有放棄的打算。在今年的移動通信亞洲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就表示,“必須要用TDD技術將許多沒有被很好使用的非對稱頻譜高效地利用起來。”而這所指的就是小靈通所占用的頻段。
由于優質頻段對于運營商的網絡建設來說,意味著更好的網絡覆蓋和更低的建設成本,因此哪家運營商都希望將所用網絡制式中盡可能好的頻段收入囊中。據知情人透露,關于小靈通占用頻段歸屬的問題,中國移動一直在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進行談判,前者希望盡早能拿到這個頻段,后兩者卻一直沒有松口。
專家稱應由國家統一分配
對于運營商對于小靈通頻段的爭奪,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研究所高級顧問何廷潤表示,這反映出相關方面對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的誤解及挑戰。
他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無線電頻譜資源屬于國家所有”,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規定》第二十二條也規定:“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對無線電頻率實行統一劃分和分配。”因此,運營商作為使用頻譜資源的主體,僅有在法定范圍內依法使用頻譜的權利,而對依法清退的頻譜無權私自截留、轉讓和分配,否則就是違法。
何廷潤表示,2002年原信息產業部發布的《關于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規劃問題的通知》中,將小靈通使用頻段規劃為TDD的主要使用頻段。同時,根據工信部在2012年9月20日發布的
《關于國際移動通信系統(IMT)頻率規劃事宜的通知》,用于TD-SCDMA的小靈通的退網頻率,可以用于TD-LTE。
“如果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不出臺新的規定,凡持有TD-LTE牌照的運營商,都有權利申請使用小靈通的退網頻率。”不過,何廷潤強調,頻段的分配,應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統一規劃和分配,而非相關運營商之間的協商和轉讓。
推薦閱讀
據科技博客AllthingsD報道,三星今天宣布第一款可彎曲屏幕OLED電視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靈通退網背后的頻段爭奪戰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14/28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