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手在民間”,說的不是武功而是中國發明家。僅憑簡陋的材料和設備,再加上巧妙的創意,他們自己造出了飛機、潛艇、諾亞方舟。路透社近日盤點了中國27位草根發明家。
2013年8月8日,在北京一處舊住宅樓里,發明家陶相禮正用遙控器操控他自己制造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是陶相禮用從舊貨市場淘來的廢舊金屬和電子元件,用時近1年制造的。它高2.1米,重480公斤,共花費了30萬元,可模仿人的聲音,還能用手和腿完成一些簡單動作。
2013年8月6日,遼寧省沈陽市郊外,丁世路正在測試他制造的飛機發動機,為最終試飛做準備。丁世路今年65歲,是外來打工者,他用摩托車和電動車的零部件,造出了這架長5米、高4.5米的飛機,成本在2000元左右。
2013年7月28日,重慶,54歲的摩托車維修工文家權正在挪動他制造的直升機。文家權與家人花了1萬多元,歷時三個月制造出了這架長4.2米、高2.8米的直升機,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摩托車零部件和一臺報廢汽車的發動機。
2013年4月27日,新疆瑪納斯縣,30歲的維吾爾族小伙子Abulajon騎在他自制的巨型摩托車上。Abulajon是污水處理廠工人,這輛巨型摩托長4.3米,高2.4米,時速40公里。他用了一年時間造出了這個300公斤重的大家伙,共花費了大約8000元。
2013年3月25日,湖北武漢的“潛艇工廠”,38歲的農民發明家張五一與他制造的潛艇合影。他與其他幾名技師共造出了8艘微型潛艇,其中一艘在2011年以1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大連一名商人。這些潛艇主要用于捕撈海參等海產品,潛水深度20-30米,可持續航行10小時。
2012年12月12日,河北省香河縣,幾名工人正在“諾亞方舟”附近推輪胎。“諾亞方舟”由草根發明家劉起元設計,他花了180萬元,在家具廠工人的幫助下,歷時8個月造出了6個球形“諾亞方舟”。“諾亞方舟”體積為17立方米,可在發生地震、海嘯和洪水時當作救生艇使用。
2012年11月29日,山東省濟南市,一些村民推著一架飛機準備試飛。這架飛機由小學未畢業的農民發明家張學林花了2000元制造,使用的材料包括木材、塑料板和摩托車。雖然制造時間長達11個月,但當天的試飛仍以失敗告終。
2012年8月6日,浙江省義烏市,草根發明家楊宗福慶祝自己的“諾亞方舟”測試取得成功。楊宗福用時兩年、花了150萬元建造了這個直徑4米的球形避難所。“諾亞方舟”可容納一個三口之家,里面存儲的食物足夠他們生活10個月,能夠承受得住外部高溫、洪水和外部沖擊的考驗。
2012年5月7日,在湖北武漢造船廠附近的一個人工池塘,發明家張五一坐在他發明的潛艇中。
2012年5月8日,在湖北武漢造船廠附近的一個人工池塘,張五一鉆進潛艇進行水下測試。
2012年2月28日,遼寧省沈陽市夏河村,58歲的農民李京春和家人正在自家屋頂忙碌著,給他制造的飛機噴漆。這架飛機長5米,寬1.5米,李京春一家人用了兩年時間制成,主要材料是廢舊鐵板,花費超過4萬元。
2011年12月25日,在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個倉庫外,49歲的張亞力正在測試他與好友共同設計和制造的巨型自行車。這個自行車重量超過1噸,高3.2米,長5.5米,用時兩個月制造,造價超過2萬元。這也是張亞力送給他在深圳打工的兒子的禮物。
2011年9月21日,湖北武漢郊外的大舒村,當地農民舒滿勝在一次試飛中,駕駛自制飛機駛離地面。這個圓形飛行裝置花費了舒滿勝2萬元,直徑約為5.5米,由8個摩托車發動機提供動力。在最近一次測試中,這個土飛機在距地面1米處,飛行了10秒鐘。
2011年2月25日,在遼寧省沈陽市一座水庫的冰面上,丁世路正在試飛中測試他制造的飛機。這架飛機重約130公斤,使用二手材料制成,其中包括3臺摩托車發動機和塑料布,花費約2600元。
2010年6月16日,湖北省武漢市,雷志前騎著一輛經過改裝的自行車橫渡長江支流漢江。自行車由雷志前的老師李衛國改裝,底部裝有8個密閉的純凈水筒。李衛國希望,有朝一日能將這種水上自行車推向市場。
2010年6月9日,遼寧省沈陽市,高漢杰正給自制直升機安裝旋翼槳葉。高漢杰是平面設計師,對直升機非常感興趣。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歷時一個多月造出了這架長6米、重350公斤的直升機。高漢杰表示,他將來會駕駛著它翱翔天空。
2010年6月6日,湖北省武漢市郊外,當地農民楊友德推著他自制的火炮。這門火炮由手推車、鐵管和發射裝置構成。
2010年5月10日,湖北省武漢市,當地農民舒滿勝準備駕駛他自制的輕型飛機升空。這架飛機長4.5米,由兩臺摩托車發動機提供動力,歷時8個月制造,花了舒滿勝大約5000元。
2009年9月3日,在北京郊外的湖里,34歲的業余發明家陶相禮從自制潛艇中鉆出來。這艘潛艇用廢舊油桶以及他從二手市場購買的工具制成,裝有潛望鏡、深度控制箱、電動馬達、壓力計以及兩個推進器。陶相禮用了兩年時間制造潛艇并進行測試,共花費了3萬元。
2009年8月1日,河南省嵩縣,22歲的當地農民吳中原調試自制直升機的木制旋翼槳葉,為首次飛行做準備。但出于安全考慮,當地政府后來阻止了此次飛行。這架直升機由一臺150 cc發動機提供動力,吳中原耗時兩個月制造完成,花費超過1萬元。
2009年1月8日,在北京郊區的一個村莊,48歲的當地農民吳玉祿駕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人拉車。
2008年7月10日,北京,陶相禮站在自制的潛艇旁邊。這艘潛艇裝有潛望鏡、深度控制箱、電動馬達、壓力計以及兩個推進器。
2006年7月21日,河北省唐山市,趙秀國駕駛著自制F1賽車馳騁在公路上。這輛F1賽車由趙秀國與哥哥趙秀順用廢舊金屬制造。趙秀國表示,兄弟倆最大的愿望就是設計并制造出中國第一輛F1賽車。
2005年9月24日,武漢長江,幾名造船師站在當地農民李玉明設計的潛艇上。這艘潛艇長9.8米,寬2米,高4米,由10名造船師歷時7個月制造。由于沒有相關手續,長江海事管理部門最終叫停了這次試航。
2004年2月28日,上海某公園,一女子騎著一輛造型奇特的單輪車。這輛單輪車由草根發明家李永利設計。
2003年9月13日,廣東省廣州市,63歲的發明家韓欲滋展示他的梳琴。梳琴既可以當梳子使,又能當樂器用。
2003年6月25日,北京,草根發明家于軍正在測試他的自制直升機。于軍沒有航空飛行方面的正式學歷,他利用一輛報廢“拉達”車的零部件,歷時5年制造了這架直升機。
推薦閱讀
電動車現在是大勢所趨,而當中的瓶頸就是沒有足夠的充電站,讓電動車>>>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14/28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