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是深圳、河南等地再度重啟的大規模招聘,一邊是“百萬機器人”計劃完成時間的逼近,富士康的態度令外界生疑:說好的機器人呢?2011年,富士康掌門人郭臺銘公開表示,富士康將以日產千臺的速度制造30萬臺機器人,用于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提高公司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在設立基地進行研發和生產機器人的同時,希望到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在5到10年內看到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
但據一家為富士康制造機械手臂的硬件公司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目前機器人的數量可能不到10萬。對此,鴻海(富士康在臺灣的母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內部目前各個事業群都有自己的規劃,機械手臂的運用也比往年提高了很多。
“應該說百萬機器人的計劃推進挑戰很大,但是從內部自動化比例的提高數字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上述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人力依然是鴻海在內地布局的重要支撐,在推進自動化進程的同時也會進行一些人力調整,重啟大規模招聘屬于此列。
重啟招聘計劃
“集團深圳廠區招募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熟手技術工,歡迎踴躍推薦,請求職者到清湖、觀瀾招募中心應聘。”富士康龍華工人鄭俊(化名)的手機上幾乎每天都能接到類似的短信,在他看來,富士康新一輪的招聘又要開始了。
此前,為蘋果(497.91, -0.59, -0.12%)代工新品的富士康河南鄭州廠區IDPBG事業群也進行了類似的大規模招聘。
富士康深圳招募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招募剛剛開始,年齡16歲到35歲之間都可以到深圳人才中心應聘,招聘的對象包括技術工人和普工,普通工人的底薪在1800元。而據富士康內部人透露,僅深圳廠區此輪招聘的人數規模將超過9萬人!澳壳霸诘驼{進行。”
眼前的招聘計劃似乎和郭臺銘的理念不合。
近兩年,在不同的場合,郭臺銘都在強調自動化的重要性,用他的話來說,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這是中國制造業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中國要成為“制造業王國”,成敗之舉在于把“人口紅利”變為“頭腦紅利”。
而在實際操作中,富士康也在把“口號”落地。過去幾年,這家全球最大的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著力推動機器人向生產線的滲透,并刻意削減人工。財報顯示,2008年,富士康國際員工為10.8萬人,2009年達到最高峰,為11.8萬人。兩年后減員幅度逐步加大,2011年減約1.4萬人,2012年減約2.89萬人,減幅達29.2%。
今年年初罕見的“停止招聘”計劃更是把富士康機器人代替工人的聲勢推向高潮。
“其實目前招聘的數字可能還不止9萬人,由于新品在近期會集中交付,才導致富士康此輪對用工的需求大增!鄙鲜鱿嚓P人士對記者解釋,自動化的推進需要時間,而內地的勞動力在眾多選擇中仍然是富士康的首選!按饲拔覀儗⒐S設到東南亞、巴西等地并不是為了轉移生產線,而是應部分的市場需求。”
也有富士康內部人士表示,招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補給此前廠區內的“分流事件”和“漲薪事件”帶來的人員流失。
機器人項目停擺?
目前,富士康生產的機器人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機械手”,其智慧僅相當于3至6歲的人類,富士康對此設定了更高的目標——將來機器人的智慧將相當于18歲的人類。郭臺銘表示,“過去我們以機械手、機器人作為輔助,未來的富士康,它們將從‘配角’變為‘主角’,可能出現在拋光、打磨、鐳射打標、焊接、噴涂等多個危險、機械工種的作業崗位上。”
過去兩年,富士康內機器人項目的進展也在加速。
富士康深圳龍華園區工程研發部門的一名工程師早在2007年初就看到過富士康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在2009年,他所在的研發部也安裝了一臺組合型機器人。之后百萬機器人計劃正式落戶鴻超準事業群(該事業群主要為生產設備與機器的事業群,提供模具、刀具、金屬加工等產品,致力于設計制造與應用機器人生產所必需的控制器、減速器、伺服馬達、感應器等關鍵零部件,開發制造各類型的機器人)。
富士康各地方工廠對外招聘公告也顯示,近兩年它一直在全國各地招攬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其中有公告顯示,富士康已專門成立自動化機器人產品處(AR),位于深圳市寶安區富士康鴻觀科技園。
“我們的合作從2009年左右開始,主要為富士康提供機器人相關控制板等核心部件,另外軟件以及機器人的配件方面還有其他廠商在做!睘楦皇靠禉C械手臂提供產品解決方案的某公司負責人王路(化名)對記者表示,富士康對機器要求的精準度相當高,目前公司的訂單每年都在千萬級別。
“但依照訂單估計目前的機器人量級在幾萬臺!蓖趼贩治稣J為,目前從公司接到的訂單量來看,雖有較往年有所增長,但以目前的產量來看富士康不太可能完成之前所希望的30萬的計劃,更不要說百萬臺了。他表示,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還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貼片和后端的裝配、搬運環節,在絕大部分中間制造環節,還是必須用人工,如果是在精密制造上采用的話還需要慢慢試。
上述富士康工程師也對記者坦言,其實百萬機器人的計劃實施起來確實非常有困難。“在此前的農歷春節前的檢討大會上,郭總對各事業群的生產線自動化情況提出了要求,希望今年全線沖刺拉高生產線自動化比例的目標。”他透露。
對此,富士康相關人士承認,百萬臺的計劃是個挑戰。該相關人士強調,機械化的過程是對未來領域的探索,這需要一定的時間!疤貏e是(生產)一些高精密的產品,自動化的調試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富士康也在加快這個進程。”
重重挑戰
雖然沒有得到富士康的正面回應,但可以看到,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并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郭臺銘期待未來以自動化應對不斷上漲的薪酬標準帶來的成本壓力和日益激烈的產品競爭,但在短期業績下滑的年景下,研制和應用機器人的成本約束、工序需求和經營風險,成為三年“百萬機器人”計劃的牽絆。
一位從富士康離職不到一年的制造主管對記者表示,在富士康主營的手機代工業務,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還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貼片和后端的裝配、搬運環節,在絕大部分中間制造環節,還是必須用人工。而從成本方面考慮,根據型號、功能、復雜程度的不同,國產機器人的每臺售價高可達六七十萬元,低則十幾萬元。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分析,機器人的成本對于富士康來說算是很高。“富士康2012年引入30萬臺機器人,至少需要投資300億元;而3年100萬臺的計劃,則至少需要投資1000億元!边@對于近期飽受蘋果訂單困擾和制造業萎靡的富士康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此外,機器人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在技術上也很難做到。
廣東省自動化學會理事長劉奕華分析指出,大規模使用機器人生產,雖然先期投入資金很大,但長期效益比人工劃算;而且產品質量更有保障,可減少人為質量問題。不過,現在的機器人技術在精細加工環節,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過渡中間環節,技術實施有所欠缺,“規模化應用機器人,有大量問題需要解決”。
“一般自動化仍以運送、抓取或篩選等較粗略、重工性的工作為主,自動化在大量、同質性產品生產上會具有較大優勢。但是有較多精細流程或定制化生產的地方,使用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則不具有經濟效益。在精細項目的組裝或較為復雜的測試上,仍需要憑借人工進行!彼M一步分析說。
“更重要的是,目前富士康有超過120萬工人,大陸員工超過100萬,深圳為40萬,那么三年用100萬機器人則意味著相當于1000萬工人的規模,三年至少擴大10倍的規模,富士康所處的行業是否能為其帶來這樣的發展速度還要打上一個大問號!崩栌褵▽τ浾弑硎,自動化的設備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富士康應對未來的挑戰是一個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百萬機器人計劃更應該看成是美好的愿望。
推薦閱讀
從通過將太陽能熱氣球送上平流層以提供無線網絡信號到在美國各大城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士康:“百萬機器人”在哪里?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16/28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