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普遍流行。然而,由于智能手機自身系統的漏洞,一些軟件程序、手機病毒會在不知不覺間消耗用戶的手機上網流量,讓用戶為此支付高額費用。日前,國務院將信息消費作為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流量消費如何公開透明、合情合理,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用戶上網經常遭遇流量異常的障礙不及時掃清,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信息消費者的消費信心。
8月14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 “信息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國正處于居民消費升級和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融合發展的階段,信息消費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巨大發展潛力。與此同時,我國信息消費面臨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有待提升、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弱、市場準入門檻高、配套政策不健全、行業壁壘高企、體制機制不適應等問題,亟須采取措施予以解決。為了給信息消費的快速發展掃清障礙,本報從今日起推出“為信息消費清障”系列報道。
案例———
流量被“偷”致停機
8月4日,北京市民付小姐告訴記者,因為家里安裝有WIFI無線上網,每次用手機時,都會自動連接WIFI。7月28日,付小姐用新買的手機下載學習軟件,突然收到北京移動發來的短信提示,告知其上網狀態切換成了移動GPRS,產生了移動流量費用,1MB的收費標準為10.04元。看到短信后,付小姐趕忙關閉了下載程序。然而,第二天她的手機就欠費停機了。后來,付小姐發現,7月28日當天,她使用的移動GPRS流量為13.7MB,產生的流量費用高達139元。
付小姐說,她為此曾致電移動10086客服熱線詢問相關情況,被告知其使用的手機為安卓系統,該系統與移動公司之間簽有默認協議,如果WIFI沒連接或連接速度過慢,會自動轉到GPRS下載。由于移動公司無法掌握用戶上網的具體情況,建議在上網時關閉GPRS功能。
無獨有偶,江西省樟樹市消費者劉先生也用“哭笑不得”向記者形容自己的遭遇。“在關機充電的情況下,也能消耗154.92MB的流量?因為這,我的手機至今還處于停機狀態。”劉先生說,他使用江西移動神州行套餐卡近10年,幾年前,他開通了一款名為“5元包300MB流量”的上網套餐,每月話費也始終保持在50元左右。今年7月28日一早,劉先生收到移動10086發來的短信,稱截至當天其月使用總流量為454.92MB,套餐外流量154.92MB。經過計算,這筆套餐外流量費為700多元。因江西移動規定,上網流量費的封頂標準為500元,劉先生需交500元,否則無法開機。
經與客服聯系,劉先生被告知其高額流量來自游戲下載,但并未給他提供消費詳單。事后,江西移動向劉先生表示,可為用戶辦理”首免”,即首次出現流量異常情況可以退還流量費,但下次再出現同樣問題必須按規定交費。
疑問一
套餐內外為何計費懸殊
“1MB流量收10.04元是什么標準?這簡直是打劫。”付小姐認為,在開通包月套餐情況下,北京移動1MB數據流量費為1元,可在未包月的情況下,同樣的流量,收費卻高9倍。由于自己的手機沒有開通上網套餐,為此多交錢,明顯不公平。
劉先生也對流量收費標準存有質疑。劉先生說,江西移動官方網站上明示“5元上網流量包月套餐”的超出套餐資費標準為1元/MB。但在他的遭遇中,超出套餐流量的154.92MB要按照封頂的500元收費。換算后,1MB收費約3塊錢,是官網明示資費標準的3倍。
江西移動對此的解釋為,劉先生使用的5元包300MB流量套餐早已停止辦理,1元/MB的資費標準針對的是5元包30MB流量的用戶,劉先生并不滿足條件。雖然江西移動官網上沒有明示對劉先生這類用戶的套餐外流量收費標準,但官網上一直寫明,1MB收費5元,500元封頂。
為何不同套餐以及套餐內外流量收費標準相差如此懸殊?套餐內外的上網流量成本究竟有無差異?北京移動和江西移動都未給出明確的答案。
疑問二
為何不及時提醒
“現在智能手機都可能有一定的系統漏洞,在吸費軟件、手機病毒橫行的情況下,我們遭遇流量異常情況并不奇怪。但我們希望電信運營商能夠及時為我們送來善意的提醒。”付小姐說,如果斷網操作較難,移動公司完全可先行發送短信征求用戶意見,再決定是否繼續提供流量下載服務。否則即便有告知短信,也是“遲來的提示”。
劉先生則表示,他事先并沒有得到江西移動的任何提醒,只在手機欠費停機后,江西移動才發來短信通知。
事實上,2012年工信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信服務用戶消費提醒工作的通知》中就有要求,對電信用戶套餐內語音通信、短信、多媒體信息和互聯網上網服務,實際使用量接近套餐限量前,電信業務經營者應通過短信、語音、頁面窗口等方式,提醒用戶本計費周期內該業務已使用量、套餐限量等信息。在實際使用量達到套餐限量,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及時通知用戶,并告知用戶超出套餐外繼續使用該業務的收費標準和收費查詢方式。
但從付小姐和劉先生的遭遇來看,北京移動和江西移動的提醒并不及時。
現象———
流量糾紛問題多
根據消費者組織統計,手機流量糾紛已成為投訴熱點。
今年4月,河北省消費者協會發布了針對手機高額流量費投訴等問題的調查結果,并結合調查結果發布了手機上網消費提示。河北省消協稱,智能手機能否實現上網,取決于電信經營者是否向用戶開通這一業務。其中移動公司是經消費者同意后開通,而聯通公司認為隨著時代發展,上網已成為類似于語音、短信功能的基礎服務,所以在客戶入網時服務功能默認為開通。對此,電信經營者應主動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而電信運營商收取高額的套餐外流量費用,河北省消協認為其涉嫌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消費者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是否上網和如何上網的權利,實質上是變相強迫消費者“打包”消費,對消費者顯然有失公平,建議降低套餐外流量費用標準。
廣西、湖北、杭州等地消費者組織也紛紛以消費警示的形式,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通訊領域尤其是上網流量方面的消費陷阱。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于8月11日對記者說,在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要求電信運營商對流量的計費和使用情況公開透明十分合理。“我國明確提出要開發和培育信息消費等消費熱點。當前,各行各業的生產服務也都需要信息交流,而手機是這種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促進信息消費的一種通道。在此情況下,手機上網流量作為傳輸信息數據的重要載體,其計費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容易產生大問題,直接影響信息消費戰略的順利實施。”楊培芳說。
觀點———
打破壟斷合理計費
北京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正偉認為,手機用戶出現流量異常情況的案例已不新鮮。流量異常情況多為智能手機中出現吸費軟件,而電信運營商放任流量下載卻不及時提醒的行為,極有可能是其參與利益分成。此種情況下,會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也對消費者財產權造成侵害。
“目前手機套餐設計復雜、收費存有多重標準,但本質上都是電信業務經營者牟利的手段。在發展信息消費的環境下,各種手機套餐都應遵循簡單、透明的原則,因為從技術來看,套餐內外的語音、短信、多媒體信息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的成本沒有不同。”楊培芳說,只有回歸簡單、透明的計費原則,才能迅速啟動消費者信息消費的欲望,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
董正偉表示,目前移動通訊領域屬壟斷行業,并非充分競爭的市場,其中多種計費方式都不科學合理。為防止流量異常情況繼續發生,電信經營者應積極改變流量計費方式,具體可參照電腦寬帶包月、包小時計費模式,并提供便捷的查詢方式。這樣才可確保減少流量異常、高流量費問題的發生。在當前我國即將大力發展信息消費的背景下,相關部門必須下決心打破電信行業壟斷的現狀,才能確保電信領域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
楊培芳則認為,提醒業務并不難,只是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導致該服務仍不到位,今后應進一步改善。如流量異常情況,電信運營商完全可通過短信征求用戶意見后提供相應服務,而不是完全敞開流量下載。
推薦閱讀
雖然Surface Pro銷量不佳,但微軟并沒有要放棄的打算,反而推出了有一>>>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16/28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