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和微軟之間的暗戰因Windows Phone版YouTube“官方應用”之爭而逐漸升級。本周四,就在谷歌封殺微軟推出的Windows Phone版YouTube之后僅幾個小時,微軟就發聲指責“谷歌不希望Windows Phone擁有與Android和蘋果相同的用戶體驗”。
?
微軟副總裁兼法律顧問大衛·霍華德(David Howard)在博客中予以反擊。他寫道:“在我們看來,谷歌封殺這款應用的原因純屬捏造,因此我們無法向用戶提供Android和iPhone用戶相同的體驗。谷歌設置的路障無法逾越,他們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谷歌已經為Android和iPhone設備開發了官方的YouTube應用,但拒絕開發Windows Phone版YouTube。谷歌稱,由于Windows Phone市場份額太小,不值得付出努力和投入資源來開發官方應用。這也是Gmail、Gtalk和谷歌地圖等官方應用沒有登陸Windows Phone平臺的原因。然而,微軟稱谷歌不公平地利用自有應用程序,尤其是YouTube的風靡為Android提供優勢。
微軟是當之無愧的PC產業領導者,但隨著谷歌旗下的安卓逐漸在包括PC在內的智能設備領域取得優勢地位,微軟在業界的地位已經悄然下降。YouTube之爭只是一個最新的例證。
爭議歷史
本周四的沖突只是微軟與谷歌在過去幾個月就YouTube應用持續爭議的又一個案例。YouTube問題始于大約兩年前,當時微軟指責谷歌阻止其“為Windows Phone用戶提供全功能的YouTube應用”。當時,微軟推出的Windows Phone版YouTube應用實際上只是將用戶引導至該視頻服務的移動版網站上。
當然,微軟并不滿足于此。今年早些時候,微軟再次表達了不滿,并在5月份推出了一款全功能的Windows Phone版YouTube應用。這款應用程序得到了用戶的普遍歡迎,但也有些功能令谷歌感到惱火,例如這款YouTube應用允許用戶下載視頻,可以跳過廣告,并且可以回放受限制視頻。
谷歌要求微軟在5月22日之前撤下這款應用。微軟的回應是在截止日期當天推出了一款更新版的應用,取消了下載功能,但仍未解決廣告播放問題。幾天之后,兩家公司發表聯合聲明,稱將共同研發一款能夠支持廣告、符合YouTube API服務條款的應用程序。
在外界看來,這份聲明意味著兩家公司將精誠合作,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過去兩個月,微軟和谷歌一直在為一個核心問題而爭執,那就是HTML5。谷歌強迫微軟在Windows Phone版YouTube應用中使用HTML5,而微軟稱由于Windows Phone平臺技術限制,目前不太可能。
雙方分歧
在Windows Phone版YouTube應用方面,微軟與谷歌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谷歌要求微軟基于HTML5重新編寫這款應用。微軟并未明確指出谷歌為何這樣做,但它指出谷歌自己的iOS和Android版YouTube都沒有使用HTML5。微軟稱,這是一條純屬杜撰的原因,谷歌此舉旨在使Windows Phone用戶的YouTube體驗不及iOS和Android用戶。
第二,谷歌指出,有時候Windows Phone應用無法正確顯示廣告。內容原創者可以特別指出哪些情況下播放什么廣告,但Windows Phone并不符合這些條件。微軟則反駁稱,它已經盡自己所能來尊重這些規定,但這款應用受到了谷歌自己API的限制。
第三,谷歌指責微軟沒有遵守YouTube API服務條款。微軟則同樣是因為它沒有使用HTML5。
第四,谷歌拒絕該應用命名為YouTube。盡管這款應用明確說明并非谷歌開發產品,而且舊有的、質量較低的一些YouTube應用同樣以此命名,但谷歌偏偏對微軟如此命名感到不滿。
第五,谷歌指責這款應用提供的用戶體驗不夠好。這個指責顯得有些牽強,這款Windows Phone版YouTube應用的體驗明顯強于移動網站,而且也強于很多谷歌并未在意的舊有的YouTube應用。
此消彼長
谷歌曾經是一家擁有遠大夢想的創業公司,它就像打敗微軟巨人的大衛一樣,在幾乎所有領域向微軟的巨頭地位發起了挑戰,包括在線搜索、瀏覽器、電子郵件、操作系統、辦公軟件和移動平臺。隨著時間的推移,谷歌可能會蠶食微軟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多數領域,尤其是在線搜索和移動平臺,谷歌已經明顯領先于微軟。只有在辦公軟件方面,微軟Office仍然是市場普遍接受的標準,而谷歌Docs構成的威脅還很有限。
高盛的數據顯示,在整個消費計算領域(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內),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占據20%的份額,而谷歌Android市場份額高達42%,蘋果iOS也占據了24%的份額。
在瀏覽器領域,市場調研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微軟IE雖然仍是最受歡迎的瀏覽器,市場份額達56.61%,但谷歌Chrome市場份額增幅最大,從17.17%增長到17.76%,增幅為0.59%,排名第三位,僅次于IE和火狐。
微軟努力想在移動領域打出一片天地。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報告顯示,2013年第二季度,Android依舊是智能手機市場的王者,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69.1%增長到79.3%。除Android外,唯一一個在第二季度實現增長的操作系統就是Windows Phone,其市場份額位居第三,從去年同期的3.1%增至3.7%。
根據IDC的數據,蘋果iOS操作系統雖然維持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二位,但占有率從上年同期的16.6%下滑至13.2%。排名第四的黑莓操作系統則同比下降2%,份額僅為3%。
今年6月份,時任微軟Windows工程業務主管朱利葉·拉爾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表示,微軟要對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在移動領域的崛起做出回應,其中就需要為這兩個平臺開發應用程序!拔覀兡軌驗樽约旱脑O備,以及其他平臺的設備提供獨有的、與眾不同的體驗!
格林的想法在微軟引起了共鳴,因為這家公司正面臨著Windows PC需求大幅下滑的困境。微軟發言人弗蘭克·肖(Frank Shaw)表示:“隨著市場發生變化,我們也必須相應地改變!
今年7月份,微軟正式宣布了被稱為“史上最大力度改革”的重組戰略:將把當前的8個產品部門重組為4個新部門,分別是操作系統工程集團、設備與工作室工程集團、應用與服務工程集團、云與企業工程集團。顯然,微軟希望通過此次重組實現由 “純軟件公司”到“設備與服務提供商”的華麗轉型,更好地應對谷歌等在各個領域發起的挑戰。
幕后問題
過去,微軟曾多次公開指責谷歌,包括通過報紙廣告、推出反谷歌網站Scroogled,甚至推出一款反谷歌應用Googlighting運動。谷歌的行為則較為低調,它總是在奇怪的時機做出產品修改、阻止Windows Phone用戶使用其產品,以及時不時地由拉里·佩奇(Larry Page)或者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發表一些批評言論。
在這一輪的糾紛中,值得注意的是,微軟指責谷歌的聲明并沒有發自Windows Phone團隊,例如Windows Phone應用和商店業務總經理托德·布里克斯(Todd Brix)或者他的團隊成員。聲明來自于微軟反壟斷部門的大衛·霍華德。
微軟是在全球范圍內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訴訟的主要支持者。在美國和歐洲,微軟帶頭發起了一個名為FairSearch.org的組織,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投訴谷歌涉嫌不公平商業競爭行為。
目前,該組織尚未取得實質成功,在美國和歐洲和法庭上都遭遇了一些挫折。但這并未阻止微軟繼續指責谷歌不公平競爭,霍華德就Windows Phone版YouTube應用遭封殺發表的聲明就是最新例證。
谷歌決意封殺微軟版YouTube應用背后的原因也很難理解。通常情況下,谷歌喜歡世界上盡可能多的用戶使用自己的服務,熱氣球和光纖網絡計劃就是最好的證明。與微軟合作即可在第三大移動平臺推出標準的YouTube服務,谷歌為何百般不情愿呢?
唯一真正的解釋就是,谷歌和微軟真的相互沒有好感。微軟對谷歌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進行反壟斷指責和訴訟,谷歌則致力于推出一些威脅微軟核心業務的產品和服務。
這次風波帶來的真正問題是,數千萬Windows Phone用戶無法使用YouTube應用。當然,他們可以通過Windows Phone手機上的IE瀏覽器登錄YouTube網站。然而,只要微軟持續相互攻擊,事情就不會終結。
雙方能否達成和解?或者說微軟會不會借此次YouTube應用被封殺的時機將谷歌告上反壟斷法庭?或許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
推薦閱讀
隨著蘋果公司新型iPhone預期發布日期的臨近,iPhone季節正在再次來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與微軟暗戰:YouTube之爭升級 話語權易位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18/28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