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競技游戲的比賽中,我們常能看到選手在游戲即將結束的時候打出“GG”,其實“GG”是“Good Game”的縮寫,表示這是一局精彩的比賽,是出于禮貌和對對手的尊重。而對于《英雄聯盟》的玩家來說,比賽后該不該打“GG”,卻引發了一場爭議。
一般來說,“GG”通常都代表“Good Game”,除了在游戲結束后使用,也會出現在比賽開始階段,類似于打招呼。“GG”已經演化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禮貌用語,在打比賽的時候看到對手打出“GG”,就意味著“我不行了、你打的很不錯”等,而且是一種很有禮貌的方式。

比賽贏了打“GG”引發爭議
但有一些《英雄聯盟》的玩家對于游戲結束后打“GG”產生了異議,認為比賽贏了的一方打出“GG”是一種嘲諷行為,是對對手的侮辱。有玩家認為,如果在比賽中,碾壓式勝利的一方打出“GG”確實有點嘲諷的意味,但如果是艱難翻盤取得最后勝利的時候,打出“GG”無可厚非。

游戲結束打GG“引發爭議
也有玩家認為,在競技類比賽中不管輸贏都可以說“GG”,這是一種對對手的贊賞,如果輸的一方覺得內含諷刺意味,那么只能說明素質有問題,輸贏本事兵家常事,沒法接受失敗,只能說明不適合玩競技類游戲。

”GG“不是嘲諷而是禮貌
還有玩家認為,輸的一方先打“GG”,然后贏的一方再打“GG”是正常禮節。在外服,贏的一方直接打GG,可謂被視作是一種禮節,但在國服環境下不行,這只會被認為是一種侮辱。在國服贏了直接打“GG”,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菜鳥,不服氣再來一次”的意思。一般打這種“GG”的人,都是那些咋咋呼呼在全體發言嘲諷的玩家。
其實說起“GG”的來源,還要追溯到韓國的《星際爭霸》比賽中來,當時兩位水平很高的選手對戰,雙方都發揮的非常好,兩個人在操作、戰術、意識等各個方面都做的近于完美。第一局結束,一個以極小的優勢勝出。第二局比賽開始,上局輸了比賽的選手給對方發了一句:“GoodGame”。其實際意思是夸獎對方在第一局的發揮。第一局的勝者,看到了對方的信息,很快的回了一句:“GoodLuck”,意思是說上局自己是勝在運氣。這一場比賽后,這一個十分友好、經典的鏡頭被很多人記了下來。于是,在后來的比賽中,選手為了顯示對對手的尊重和友好,都會打出GG或者GL。再到后來,競技游戲中,輸的那一方在退出前都會打出“GG”,而裁判也會在這個時候判定比賽結束。
那么在《英雄聯盟》國服中,什么時候合適打出“GG”才能被看做是尊重而不是嘲諷呢?很多玩家都留言表達的自己的看法:
新浪網友:很少說,除非是本來逆風,然后打著打著,我們ban回來了,我會說句GG。也可以算是說給自己隊友聽的,鼓勵大家,大家在逆風都沒有放棄。如果是打的很順很順,沒有后期,直接前中期干掉對方,那么我不會說。
新浪網友:基本上投降的我都不會說,因為不配GG,如果是用了50分鐘,拆掉對方防御塔 對方還沒投降,沒想放棄的,那么我會說GG,因為大家真的是很認真在打這場比賽。
新浪網友:如果前期我們處于逆風,對方一直在嘲諷,比如什么寒冰,我的大怎么怎么樣?那么如果比賽結束我贏了,我會發句GG,我也會嘲諷他們。
新浪網友:GG是敗方認輸的標志。因為在SC和WAR3 的比賽中必須要殺完對方所有單位才會結束游戲,而敗方在覺得自己已經無法挽回敗局的情況下會打出GG 以表示自己認輸和 對對手的尊重。后來這個習慣被延續到各大電子競技大賽。包括DOTA 和LOL,你可以去網上翻看所有的比賽視頻,有沒有哪怕一個勝方選手先打出GG的,一般都是敗方打出GG后,勝方表示尊重回的GG。 而現在國服的這些用GG 嘲諷對手的2B們,出盡了丑,還自鳴得意。
你玩過競技類的網游嗎?在比賽結束的時候你會打出“GG”嗎?你是在贏的時候還是輸的時候打呢?在你看來,什么時候適合打出“GG”呢?國服中使用“GG”被當做是嘲諷,真的是素質問題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Saiken)

林書豪現象能否掀起體育代言熱潮?
推薦閱讀
多家游戲公司政府補貼收入銳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嘲諷還是禮貌?游戲結束后打GG引爭議
地址:http://m.sdlzkt.com/a/danji/20120307/3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