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T網站PCWorld周日發表署名保羅·麥克納馬拉(Paul McNamara)的文章,討論了社交網站實名與匿名的利弊。
以下為文章全文:
讓我們開門見山吧:這的確是有關Facebook和谷歌社交服務Google+是否應該重新考慮要求用戶實名發帖決定的大討論。盡管種種跡象表明Facebook不會放棄實名制,但谷歌已經在這方面做出妥協,暗示不久以后會允許用戶在Google+上面使用匿名發帖。
實名制支持者認為,這種政策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利于培育文明的言論環境,禁止粗俗行為泛濫,進而避免欺凌弱小和其他形式惡習的發生。這些人堅稱,網絡運營方和用戶社區建立自律原則,讓每個人都對網站負起責任,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事情。
但是,非營利性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專家伊娃·戈爾佩林(Eva Galperin)在最新博文中卻稱:“文明爭論的問題在于,它無法還原完整的故事。禁止不文明行為與Facebook等社交網站推行的實名制政策的初衷相吻合,但同時有意忽略了不同的聲音:曝料者以及暴力、虐待和騷擾行為的受害者,還有那些觀點不受主流思想歡迎的人。因實名制之故,他們只能選擇沉默。”
當然,這同批評無法還原完整故事的爭論是一樣的。幸運的是,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暢所欲言,討論他們不能在Facebook 和Google+使用實名的原因。不同社區之間同樣存在著實名制存廢的爭論,這些社區有的允許匿名發言,有的則禁止匿名發言。然而,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Facebook,也只有一個Google+,將它們任意一家排除在外都是不公平的。
實名制批評者還認為,這種政策主要出于商業考慮,而非對用戶行為的擔憂,因為商家可以從用戶實名制中獲利。自今年夏天推出Google+以來,谷歌因實名制而飽受批評,最終令這家搜索巨頭做出妥協。谷歌負責Google+業務的高級副總裁維克·岡多特拉(Vic Gundotra)最近表示:“我們計劃在未來支持匿名,只不過推行起來會相當復雜。”
盡管岡多特拉這一表態受到多數實名制批評者的歡迎——電子前沿基金會稱谷歌此舉為“投降”,但也有人表示在谷歌提供細節之前暫時不會對此作出評判。但有一點肯定很清楚,那就是谷歌讓每個人都滿意的可能性大概為零。
推薦閱讀
10月VC/PE投資未上市企業和參與定向增發的腳步均有所放緩。根據清科數據庫統計,10月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投資案例48起,其中披露金額的41起,涉及金額約11.00億美元,平均每起涉資約2682萬美元。 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社交網站實名制受爭議:用戶或顧慮隱私問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