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楊家寨村今年共種植了50萬公斤的紫甘藍,但是到目前卻遲遲找不到買家,村民們只好聚在地頭等買主。帖子的最后附有楊家寨村村主任的聯系方式。
這條微博發出后,短短半天時間就被全國網友轉發上千次。各地網友紛紛表示愿意購買滯銷紫甘藍。
與此同時,銀川市相關單位的官方微博也注意到了這條微博。銀川市農牧局和商務局的官方微博幾乎同時發帖稱“已經聯系銀川市龍頭企業,也與楊家寨村取得了聯系,大約能預訂30萬公斤。”
在第一條求助微博發出后不到24小時,銀川市農牧局于昨日上午透露,50萬公斤的紫甘藍已經全部預訂出去,訂購價格為每公斤0.36元。
最近網上頻頻出現幫助農民叫賣滯銷蔬菜鮮果的消息,依靠微博等新興網絡媒體的巨大傳播力和各地網友的熱心,滯銷產品往往能很快銷售出去。但是也有一些網友認為,農產品出現滯銷,總是靠“愛心”來“博同情”難以持久,真正解決滯銷問題,需要政府建立相應的“滯銷救助機制”,加強農產品信息化建設,密切產銷雙方的聯系,加強農超對接,才是解決問題之本。
推薦閱讀
國內的團購行業則是“寒風瑟瑟”,運營成本過高、融資困難加劇、客戶數量減少,千團大戰后國內團購網站撤銷分支機構、大面積裁員的壞消息不斷傳出,今年冬天對于很多團購網站來說將是一個注定難熬的“寒冬”。 作為團>>>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