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商城最近上演的“十月圍城”事件,給中國互聯網幾大巨頭在過去一年中畫上了一個“尷尬的句號”。
至此,騰訊在3Q大戰中的二選一事件,百度的百度文庫事件,加上淘寶的淘寶商城動亂,讓中國互聯網上商業價值最大,也最有社會影響力的三個巨頭,在一年內前赴后繼的依次碰了個灰頭土臉。
這三件事情的共性很多。比如,三家企業面對暴起的危機都感到非常意外,因為它們所做的事情在自身看來都是正常的選擇,完全沒有意料到外界會產生如此激烈的指責和沖突。同時,除了騰訊的二選一,百度和淘寶引發沖突的根源都不是企業自己認定的“戰略級”事件,比如百度文庫李彥宏之前幾乎沒有過問過,而淘寶商城的規則調整馬云也沒有真正參與進去,后來參與也是明顯為了救火。
相對于騰訊和百度,這一次淘寶在淘寶商城規則調整上的思路更加看起來“沒問題”,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道理上。淘寶希望調整自身產品的規則,通過市場化手段調控和優化淘寶商城的店鋪結構和用戶體驗,這的確是其被法律保護的權利。但是,淘寶卻因此遭遇了比騰訊和百度更大的指責和沖突。
淘寶商城中發生的對大賣家的沖擊,開了一個不光彩的先河。無辜者的正常利益被侵害,結果還真成了一種成功的“溝通手段”,淘寶造就了一個正常社會無法容忍并且非常危險的案例。同樣,一個電商平臺無法保證平臺內的穩定和安全,這也體現了淘寶這個中國電子商務第一巨頭的無能和失職。盡管淘寶可以抱怨網民不理智,可以指責YY語音推波助瀾和不作為,甚至可以追查違法者以儆效尤……但真正要承擔全部責任的,還是淘寶自己。
阿里巴巴過去絞殺對手、引領輿論時候的周全思考和嚴謹布局,似乎隨著其自身的長大開始退化了。為什么這樣一個顯然的敏感問題在淘寶內部沒有提升到應有的高度?沒有調研,沒有溝通,沒有預案?淘寶似乎只看到“調整規則”是其企業自身的權利和能力——這單純的完全不像一個“正在改變中國商業形態”的企業。
在互聯網領域,中國很多大企業,都是用戶規模、企業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上的大。但是作為一個大企業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則,卻遠遠沒有成長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享受“大企業優勢”的時候,依舊習慣于用“正常企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必須去擔當的一個“好企業”角色,去承受更多約束。
這種要求是不是很不公平?或許表面上是,但這并不是一種“道德論”。實際上,這樣的選擇才最符合大企業的長期利益。真正的大企業要用“好企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更加細致嚴謹地處理與業界和整個社會的關系。這不僅是種價值觀,而是一種被眾多世界級企業普遍印證的方法論。
當然,它肯定沒有當個“正常企業”那么得心應手,但沒辦法,要不您就讓開,要不您就要咬牙扛上這種復雜、低效和不公平。只知道進化體格,不知道進化思想的“偽大企業”遲早要露餡的。
推薦閱讀
在銷售環節,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報紙、雜志、網絡等刊登廣告,誘騙患者直接郵購假藥。其中,利用互聯網兜售假藥情況突出,競價排名、論壇、廣告等往往成為不法分子的平臺。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近日公安部在打擊假藥犯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業價值:偽大企業遲早要露餡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