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Citron質疑報告公開后,奇虎360公司昨日也在第一時間回應稱,報告作者并未嘗試與公司高管進行直接溝通,也缺乏對中國互聯網的整體認知,報告中包含許多事實錯誤和無事實根據的猜測。
雙方針鋒相對
Citron此前因成功獵殺中國企業東南融通而聲名鵲起。事實上,在這份報告前一個月內,包括美銀美林、花旗等機構都給予奇虎360“買入”評級,目標價在24~39美元不等。
然而Citron方面則評價稱,一些分析師打著獨立分析的幌子,但并沒有提供真實的數據,只是重復管理層對未來的展望。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微博)表示,他們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精心把一堆錯誤的概念和數據包裝。
對下一步動作,Citron在報告里表示將會繼續追蹤奇虎360,未來將披露一些與360有合作關系的投資銀行曾向公眾提供大量誤導信息,建議投資者獨立判斷。
做空機構或搬石砸腳
Citron認為360的“3億多活躍用戶”、“基于活躍用戶數量是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缺乏數據支撐。公司沒有“核心”產品,只有簡單的瀏覽器,但其自身卻號稱向移動、云計算和搜索轉型的公司。
Citron還點出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等管理層的能力和素質問題,如“3Q大戰”迫使用戶卸載競爭對手軟件、與金山訴訟失敗等。Citron稱“如果一家美國公司這樣做,那么將永遠不會被批準上市。”
令人意外的是,昨日這份報告反而令Citron受到質疑,認為其并不了解中國互聯網市場和競爭環境,參考的數據缺乏可比性。
昨日,國內業界人士也紛紛表示難以理解Citron的質疑,同時進行駁斥。如Alexa只能追蹤網站流量,而不是產品的用戶數量,瀏覽器是360軟件平臺發展的基礎等。
對此,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撰文稱,香櫞等國外調研公司并不理解中國互聯網的桌面模式和Alexa等對中國網站流量統計數據的缺失,導致他們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判斷有失偏頗。
另一家做空機構渾水公司此前因揭露嘉漢林業財務造假名聲大噪,今年6月其曾發布質疑展訊通信的報告,但被外界指責缺乏對半導體行業和中國國情的基本了解。展訊的股價則是連續上漲。
Citron質疑奇虎360的部分問題與回應
質疑
1.用戶數量和市場份額數據注水,Alexa流量數據顯示360在中國市場的排名僅為第35位,低于搜狐(第9位)和鳳凰網(第12位)。
2.360沒有顛覆性技術,只有功能簡單的瀏覽器。自稱“中國領先的移動安全提供商”,但尚未從移動業務獲得一分錢的收入。
3.除了業務模式,公司高管的能力素質令人質疑。
回應
用戶不用登錄360.cn就能使用360產品,用360.cn來對奇虎360的總用戶基礎作出估測是不明智的。
公司擁有“360手機衛士”等一整套移動安全解決方案,活躍智能手機用戶人數已超過2000萬。
缺乏對中國互聯網行業整體上的基本認知,尤其缺乏對奇虎360的認知。
信息不對稱給機構做空機會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大多數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的一個尷尬局面——雖然面對的是美國投資者,但公司的用戶和市場卻都在國內。美國投資者選取股票的依據往往是中國概念和投行機構的投資報告,信息不對稱的局面也給了機構做空的機會。
華興資本CEO包凡(微博)昨日表示,長遠看中概股應該回歸中國市場,中國的機構投資人成為核心股東,才會有穩定的股價。
推薦閱讀
這一樂觀是有理由的,不過理由僅僅來自需求面,對于讀者來說,買書的總成本確實大幅下降了;30歲以上的人大概都還記得,十幾年前沒有網絡書店時,要買一本已知書名的書是很不容易的,除非是正在熱銷中的新書;逛一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