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中華網投資集團的破產進程會來得如此之快。
10月11日,美國亞特蘭大破產法院正式批準中華網投資集團(以下簡稱“CDC集團”)于本月5日提交的破產保護申請,CDC集團正式進入破產保護及重組進程。
據CDC集團市場部負責人王帥介紹,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后,CDC集團將向法院提交重組方案。另外,《IT時代周刊》從該集團內部獲悉,集團高層正在商討對策,其中很可能會出售部分非核心資產,以償還對沖基金投資者EvolutionCapital的6540萬美元債務。而這筆債務正是壓垮CDC集團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前,當地法院裁定,CDC集團在與對沖基金投資者EvolutionCapital的賠償訴訟案中敗訴,為此它須向后者支付高達6540萬美元的賠償金。EvolutionCapital為CDC集團的最后一個可轉債持有者。
10月5日,CDC集團向總部所在地——亞特蘭大當地破產法院提交破產保護申請,以便促成架構重組及恢復其長期財務健康情況。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CDC集團總資產僅為3.8億美元,負債總額卻高達2.5億美元。顯然,如果不能獲得新的過渡性融資,它只能通過出售旗下業務來籌措賠款。
消息一經披露,CDC集團股價暴跌51.72%,收于0.42美元,市值僅約1500萬美元,為鼎盛時期的1/300。受此影響,在納斯達克上市的CDC集團子公司——CDC軟件股價同樣遭遇大跌,跌幅超過40%。為避免更大程度的沖擊,10月10日,CDC集團旗下的中華網游戲集團和中華網科技公司發表聯合公告,聲明業務不會受到母公司破產保護的影響。門戶網站中華網(china.com)隸屬于中華網科技公司,中華網科技是在香港上市的獨立公司,CDC集團持有其79%的股份。
CDC集團的衰落
CDC集團的故事開始于1994年。
當時,互聯網在中國方興未艾,新華社希望利用自己的官方優勢建立一個封閉的國中網(該網絡完全與國際互聯網隔開),向用戶提供有償互聯網服務。于是,新華社在香港成立了全資的中國國際網絡傳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IC)。但在同一年,國家級四大骨干網絡相繼建設完成,并獲準接入國際互聯網,之后國內出現了瀛海威等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國中網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這個時候,已經募集到大量資金的CIC面臨多方壓力,不得已于1997年6月成立了中華網公司(ChinadotcomCorporation),運營門戶網站中華網(china.com)。
中華網成立之后,搜狐、網易、新浪等門戶網站相繼成立,但是規模都不及中華網。然而,就在當時的門戶網站依靠廣告賺錢的時候,中華網希望在門戶網站之外,提供互聯網解決方案等其他服務。
1999年,時任CIC董事局副主席的葉克勇(公司創始人之一)依靠出色的資本運作技巧,在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已于2008年9月在華爾街金融危機中破產)的協助下,將中華網成功帶入納斯達克,成為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只中國網絡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一陣中國概念股的投資熱。
但是,中華網卻在此后的發展中逐漸被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趕超。此后不久,新浪、搜狐、網易也相繼于2000年登陸納斯達克,并在互聯網泡沫的助推下大把大把地燒錢造勢,爭奪當時有限的中國網民。此時的中華網并沒有跟風,而是繼續把業務重心集中在每況愈下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上,因此錯過了內容大發展的第一次良機。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全球所有網站均遭到重創,中華網同新浪、搜狐一樣出現巨額虧損,而網易還因股價長期低于1美元而被摘牌。
生死關頭,新浪效仿雅虎做起互聯網媒體,依靠免費信息招攬網民,并從中獲得廣告收益。網易則在把持門戶網站地位的同時,切入游戲市場,依靠《大話西游Online》等幾款游戲最終咸魚翻身。搜狐也在繼續經營門戶網站的同時,將觸角伸向多個領域。只有中華網無動于衷,再一次錯失了絕地反擊的機會。
同年12月,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夢網”服務,這給了互聯網企業另一個賺錢的機會,三大門戶憑此繼續吸金。后知后覺的中華網在互聯網解決方案難以為繼之后,才于2003年切入到無線增值業務,但為時已晚。
在門戶網站業務上始終不得志的中華網轉而寄望在資本市場上咸魚翻身,而這也是葉克勇的商業之道。
2004年,中華網準備剝離當時略有收入的無線增值業務,上市圈錢,誰料競爭對手Tom網也提出了相同的方案,因此該計劃夭折。
之后,中華網正式更名為CDC集團,并將旗下在香港上市的香港網國際網絡公司更名為中華網科技公司,由后者全面接收母公司的互聯網資產,組成了今天的中華網。2006年12月,CDC集團又將中華網科技的游戲業務剝離,成立CDC游戲集團。隨后CDC游戲繼續收購國內游戲發行商,希望藉此做大做強,為上市做準備。但是由于當時市場業績表現良好的幾款游戲都不是CDC游戲自主研發的,加之連年虧損的海外發行業務后院起火,資本市場對CDC游戲失去興趣,后者的上市計劃也因此擱淺。
在無線增值、游戲兩大業務拆分上市計劃接連折戟之后,CDC集團又將目光鎖定在CDC軟件集團的身上。2009年8月,CDC軟件集團在連續吃進羅斯系統、匹維托、JRG、IMI等軟件企業之后終于成功上市,募資5760萬美元。
但據國內媒體報道,CDC軟件在上市之后繼續晃動著支票簿購買軟件公司,卻不懂得如何整合。于是CDC軟件除了體態日益臃腫之外,沒有核心競爭力,發展緩慢。
“對賭協議”埋禍根
沒有實體業績的支撐,靠資本運作建立起來的CDC集團終究是一種虛胖。而壓垮CDC集團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它輸掉與可轉債投資人EvolutionCapital的債權官司。
2006年11月,CDC集團發行了1.68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年利率為3.75%,2011年到期。買方為12家機構投資者,EvolutionCapital是其中之一。而為了獲得機構投資者的信心,CDC集團與對方簽署了關系著生死命運的“對賭協議”。就在CDC集團申請破產保護之后,這些“對賭協議”遭到曝光。
本刊記者拿到的“對賭協議”材料顯示,如果CDC軟件和CDC游戲不能在2009年11月13日前上市,債券持有者將有權要求公司贖回債券,贖回價格須加上應計及未付利息,利息按2006年11月13日至贖回日支付,年利率為懲罰性的12.5%。
而現實是,經過多輪資本運作,只有CDC軟件趕在協議截止日之前成功上市,因此,CDC集團在“對賭”中宣告失敗。此后,CDC集團為了履行“對賭協議”,通過子公司CDCDelaware回購了大約75.2%的債券,價值1.248億美元,但仍有余下24.8%(價值4120萬美元)的債券掌握在EvolutionCapital手里。
2010年3月,經過多次協商無望之后,EvolutionCapital起訴CDC集團,指控其違反多條保密協議和無擔保公司債券買賣協議、干涉公司業務關系,要求索賠2.95億美元,隨后又對CDC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提起訴訟,索賠金額超過6000萬美元。
隨后,雙方陷入了長達一年半的法律訴訟拉鋸戰,最終CDC集團敗訴。于是出現了本文開篇所述的一幕。
CDC集團錯在哪?
CDC集團在成功上市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而這個時候的新浪、搜狐、網易開始了各自的“圈地運動”。
新浪在堅持做互聯網新聞媒體的同時,還加緊互動社區建設。2009年,新浪繼推出新浪博客之后,再推微博服務,兩年內吸引到2億注冊用戶,使其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微博平臺。為此,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表示,隨著微博在中國的普及,新浪的媒體品牌得到了提升。
網易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后,切入到在線游戲市場。2001-2002年間,網易先后推出大型網絡游戲《大話西游Online》和《大話西游OnlineⅡ》,后又將美國暴雪公司的《星際爭霸Ⅱ》、《魔獸世界》等明星游戲收入囊中,擴大了自己的游戲帝國版圖。據網易201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游戲營收15.8億元,同比增長33.6%,占網易季度總營收的88.73%。
相比新浪、網易,搜狐在鞏固門戶網站地位、涉足游戲市場之余,又先后推出輸入法、瀏覽器等客戶端產品占領桌面及移動終端市場。據2011年初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品牌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搜狐憑借搜索、輸入法等多元化服務,其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排在百度、騰訊之后位列第三位。
三大門戶網站幾乎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并通過自身努力發展壯大,而CDC集團卻一直希望通過資本運作有所收獲,最終在此項業務上翻船。
為此,商業評論家陸新之評論道,CDC集團可以做一家控股公司,但是必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顯然CDC集團沒有做到,破產重組也就成為它唯一的出路。
推薦閱讀
所謂的“現金充裕剝離”(cash-richsplit-off)策略使雅虎能剝離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同時又無需因此交納巨額稅金。雅虎最近認為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價值140億美元,出售這些股份可能需要交納約50億美元稅金。 北京時間>>>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