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稱,上周末在杭州召開的“國家工商總局團購監管政策內部高層調研會”,國內團購行業排名前十的團購網站中有九家未派代表參與此會,其他行業大佬也無一出席。對這次調研會人氣不足,業界人士認為,主因是受邀范圍太小了,應該多邀請淘寶聚劃算、京東、攜程這些有實力的企業與會,會議就不至于冷場。
分析稱,國內目前真正單純做團購業務的企業越來越少,監管如果僅將目標限于團購網站,那實際意義就會小很多。
團購網站成電商標配
根據來優網(letyo.com)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持續更新的團購網站有2000多個,以獨立團購網站為主,同時百度、騰訊、盛大等互聯網巨頭,攜程、招商銀行、中國移動(微博)等傳統企業,以及各大電子商務網站也紛紛涉足團購業務。數據顯示中國網站排名1000以內的80%以上電子商務網站都已經開通或者準備開通團購頻道,團購正成為電商的標配。
來優網CEO安承海表示,中國團購雖然是學習美國,但實際情況和美國已經完全不同,“團購在中國已經變成一種模式,各類網站都有涉足團購業務的。”他認為,團購不再是指單純的團購網站,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網站都有團購頻道,從凡客、當當到京東商城其他類型網站,比如去哪兒、汽車之家、A5站長網也都有團購頻道等。
易觀國際觀察家、電子商務專家何璽也認為,“團購會成為眾多大眾門戶網站的標配。”
業內認為監管范圍應擴大
“團購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已經成為標配,幾乎所有電商企業都涉足團購業務,因此,團購政策調研會的邀請對象應覆蓋所有的電商企業,把淘寶聚劃算、攜程、京東這些企業都都找來。”獨立團購導航網站來優網CEO安承海認為。
據安承海分析,當前團購行業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亟需監管部門的介入,但事實上中國團購行業跟美國的情況已經大相徑庭,中國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網站都有團購業務,而且還有銀行、通信企業也都做團購,如果政府全部要監管,可能又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團購行業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盤整,真正單純做團購業務的企業越來越少了,因此,監管的目標如果只是單獨的團購網站,意義就會小很多。”安承海表示,“只管美團、窩窩、拉手,而淘寶聚劃算、京東、攜程卻不管,這難免會掛一漏萬。”
不過,安承海仍然肯定政府愿意出面監管,他認為隨著團購網站洗牌的深化,團購行業里很多問題被暴露出來,適度的監管已經成為團購行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比如虛假宣傳、服務打折、拒絕退貨等問題,目前都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收購雅虎的成敗,不僅與攥在雅虎手里的40%的股權有關,更和阿里巴巴自身的實力、管理、視野及參與國際競爭的決心有關。換句話說,中國企業真的做好海外并購的準備了嗎? 6年前,雅虎收購了阿里巴巴約40%的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業內人士稱團購成電商標配 呼吁擴大監管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