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上市需等美國本土企業回暖
受行業泡沫現象、公司財務造假、VIE結構引發質疑和全球資本市場不景氣影響,2011年的中國概念股市場較為低迷,截至目前上市的14家公司中,僅有兩家公司上市股價高于發行價,網秦、土豆網等多家企業上市當日即出現破發。下半年赴美上市窗口基本關閉,迅雷等多家公司均取消和推遲上市。
拜倫對此表示,無論是在美國上市、上海上市還是香港上市,今年都是一塌糊涂。“現在不是對中國公司去美國上市IPO窗口不開,而是對美國的本土企業也基本上是關閉的狀態。”
拜倫稱,需要等已上市公司股價回暖后,未上市的企業才有IPO機會。“從時間順序上來講,通常是美國本土的企業股價回暖,IP窗口出現了,接下來才會是外國企業機會,包括我們中國公司。”
拜倫坦言,自己在投資行業有二十五年工作經歷,行業已經歷了數個周期。結論是永遠都是先是藍籌股(業績優秀盈余穩定的公司)回暖,然后是上市公司,再以后就是小盤股回暖,再接下來才IP的窗口開啟。他建議未上市企業要做好準備,等到大家都知道這個窗口開了,再行動就會晚。
問及對迅雷等取消在赴美上市的企業,如果重啟IPO是否會影響估值問題,拜倫稱,其估值由重新遞交的時機和競爭對手狀態決定。若市場回暖時機變好,整體估值或許變高。另外直接競爭對手的股票表現也會對其IPO有一定影響。
私有化緣于低估值和大股東提高股份
本月17日,盛大網絡宣布陳天橋以每股41.35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已發行的陳天橋、陳天橋妻子雒芊芊(盛大網絡非執行董事)、及陳天橋弟弟陳大年(盛大網絡COO兼董事)持有的盛大網絡的剩余全部流通股。
盛大網絡私有化問題引發業界關注,拜倫對比表示,私有化的產生首先是市場對公司估值的太低。如果公司大股東和管理層對自己的基本面有很信心,同時又能夠得到資金支持的保障,低估值就提供了一個私有化的窗口。拜倫稱,私有化在美國很常見。但公司私有化后考慮A股上市,包括稅務問題、紅籌(最大控股權直接或間接隸屬于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的公司)落地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
拜倫表示,對大股東和創業者來講,公司上市以后,他本人在公司里面持股的比例經常下降到百分之二、三十的水平。“這個時候通過私有化,可以把自己在公司里面的股份提高,這個對創業者來講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
但拜倫指出, 私有化并不是靈丹妙藥,因為一旦啟動私有化的話,財務成本是非常高的,有的時候會吃掉一年一半的利潤。市場總有回暖的一天,停留在股票市場的公司會獲得高回報。
推薦閱讀
Groupon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梅森(AndrewMason)周三向潛在的投資人表示,公司的技術獨一無二,很難復制。梅森表示,Groupon的優勢--如創新,將成為“競爭壕溝”保護公司在市場中的地位。梅森表示,“在未來的五年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