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網上書店大大擠壓了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然而業界卻普遍認為,實體書店及其賴以生存的圖書所面對的真正強大而可怕的對手是電子書。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代表著未來發展趨勢的電子書將扮演“終結者”的角色,結束紙質書時代。
就像是提前吹響了沖鋒的號角,全球最大網上書店亞馬遜在今年5月份宣布,其電子書售出的數量已超過該公司實體書籍的總和。
有實體書店經營者則認為,在現階段國內不少電子書還只停留在休閑為主的“淺閱讀”層面,而學術類的“深閱讀”則依然是紙質書的領地,但無疑電子書將全面普及。
數字出版是大勢所趨
“有人問紙質書會消失嗎?長期來說這是必然的。過程:1)僅早期采用者買電子書,2)硬件價位低廉+版權保護+電子出版生態鏈俱全+無包袱電子出版崛起=出版社書店開始倒閉,3)電子書價再下降到沖動購買價+按需印刷也低價到能滿足紙質讀者需求=書店出版商大批關閉,進入全面電子書時代。現在中國1,美國2。”李開復(微博)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上述觀點。
易觀智庫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第2季度中國電子閱讀器銷量達31.12萬臺。今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增長幅度最大,其中電子閱讀器的接觸率增長幅度達到了200%。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微博)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出版是未來大勢所趨,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子書和紙質書將并存。若干年之后,紙質書或許會作為收藏品存在。”
各路資本爭搶布局電子書
其實早在2007年,新浪、搜狐、騰訊等門戶網站的讀書頻道就各自推出了圖書在線閱讀收費。
近兩年,淘寶、當當網和京東商城(微博)等電子商務平臺都紛紛盯上了電子書這塊大蛋糕。淘寶旗下數字內容交易平臺———淘花網上線一年多,已有3億多注冊會員。當當網去年11月成立出版物數字業務部,并透露將開放30%內容免費下載。隨后京東方面也表示,將在3到5年內進軍電子書市場。而幾乎是在同時,百度、谷歌兩大搜索引擎網站也都切入了電子書市場。旗下囊括了起點中文網等原創文學網站的盛大文學(微博),更是利用自身強大的內容優勢,在去年3月份公布了建立“云中書城”等一系列電子書戰略,并順勢推出了自己的閱讀器。
此外,國內幾大電信運營商也都在打造各自的數字閱讀平臺,包括移動手機閱讀平臺、電信天翼閱讀平臺、聯通沃書城等。有調查結果指出,手機是目前普及度最高的閱讀終端。
有分析報告指出,目前電子書的產業鏈已基本成型,包括電子書終端銷售、收費內容資源和數字出版技術資源。一位實體書店的老板徐先生是國內最早接觸電子書的一批人。他認為,等電子書產業鏈上各環節實現了充分對接與融合,其對紙質書的威脅將完全發揮出來。
推薦閱讀
40歲的阿桑奇當天說,維基解密已暫停對外發布信息,將會積極募款以維持網站運營。阿桑奇將維基解密當前的困難歸咎于萬事達、美國銀行、Visa、PayPal以及西聯銀行等金融機構“非法的經濟封殺”,在過去的11個月間,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