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世界,競爭無時不在。一條由淘寶商城新規引發的紛爭,將一場“家務事”變成了B2C領域新一輪的爭奪戰。10月10日,淘寶宣布升級商家管理體系,將每年6000元的技術服務費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違約保證金從1萬元提高到5萬-15萬元不等。
另一邊廂,競爭對手們紛紛伸出橄欖枝。QQ商城率先宣布“只收2萬元保證金,無其他任何費用”的優惠政策,似乎欲重演淘寶當年以“三年免費”打敗eBay易趣的經典戰役。
對于賣家來說,“到有流量的地方開店”是他們的訴求。他們目標明確,但面對的卻是一個“兩難”選擇。
到有流量的地方開店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購物市場B2C(含C2C推出商城)的增長率為19.5%,遠高于C2C。高速的增長,使B2C變成了互聯網企業必爭之地。而賣家與買家,對于平臺經營者來說,是獲得競爭優勢最重要的資源。
于是,在淘寶商城風波之時,QQ商城、京東、卓越亞馬遜(微博)、當當等競爭對手紛紛拋出了橄欖枝。率先出招的QQ商城推出了“億元營銷資源大放送”,向商戶承諾提供“一個高效、優質、低成本的電子商務平臺”,只收取2萬元保證金費用,免除了技術服務費。當當網則承諾,繼續保持行業較低的平臺商家收費水平,如維持平臺商家管理費每月500元左右,銷售傭金比例不變等。剛剛上線不久的盛大品聚網更是一口氣推出12條優惠政策,包括免3年技術服務費(5888元/年),贈送5萬元平臺廣告資源等。
但與收費相對應的,是各家的交易量及流量排名。易觀國際(微博)調查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B2C市場內,淘寶商城以32.8%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其次是京東商城(微博)12.4%,卓越亞馬遜2.3%,蘇寧易購2.2%,當當網1.4%。
“到有流量的地方開店”,這是采訪中大部分賣家都會表達的觀點,但“高收費”與“高收益”卻讓賣家陷入兩難選擇。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各家B2C及時推出優惠政策與淘寶商城新規形成“區隔”,但對于賣家來說,這些B2C短期內卻無法提供與淘寶商城相似的流量與交易量。
“以QQ商城為例,作為騰訊的業務線之一,他的優勢更多在于整合已有資源、實現交易流量,但電商畢竟不是騰訊擅長經營的優勢,很難形成競爭優勢。”陳壽送分析稱,京東、當當開放平臺意在復制卓越亞馬遜的路徑,利用后端強大的供應鏈優勢,開放品類給合作伙伴經營,同時形成新的利潤點。“中國B2C大局未定,但眼下他們與淘寶商城的競爭,并不在一個量級上。”
中小賣家生存艱難
因為高流量,賣家不愿意離開淘寶,但他們卻不得不衡量經營成本。
淘寶商城目前的收費模式是成交額(不含郵費)×商品對應的技術服務費率+技術服務年費,技術服務費每年6000元,技術服務費率根據品類有所不同。新規則下,每年6000元的技術服務費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違約保證金從1萬元提高到5萬-15萬元不等。在商務部表態后,淘寶上周推出18億元的扶助措施,包括將部分老商戶的新規執行點推遲至明年9月30日,以及在2012年內商戶可以按照新規則的一半繳納保證金等。
但在淘寶商城從事女裝經營的趙小姐給南都記者算了筆賬,專營店R商標保證金10萬元減半,降低至5萬元;技術服務年費仍然是6萬元,那么一年最基本的費用仍需要11萬元。“如果要返還技術服務年費,我們一年要完成120萬的營業額,即使返還一半也要36萬。”趙小姐表示,除去工資、房租水電、推廣費等,她的店一個月凈利潤不到5萬。“利潤要用來進貨、擴大規模,以前現金流就很緊張,新規則下經營更難。”
專門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上海商派網絡科技,其市場總監江山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電子商務成本主要分為IT投入、團隊建設、貨物供應鏈、營銷、倉儲、物流成本這幾個類別,其中營銷成本約占10%-40%。江山表示:“處于生長階段的電商,要求資金快速回籠,于是追求高曝光率,廣告投放要求更強烈,營銷成本占比高,凈利潤隨之降低,形成惡性循環。所以,中小賣家的生存顯得特別艱難。”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王女士的丈夫在車禍中喪生,他QQ郵箱保存著大量兩人戀愛、結婚期間的信件、照片。王女士想整理這些以留作紀念,但不知道賬號密碼。王女士向騰訊求助,騰訊稱QQ號碼所有權歸騰訊,用戶只有使用權,不屬于遺產繼承范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小賣家生存艱難:要高流量卻難控成本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