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網絡版今天撰文稱,雖然收購雅虎并十分不符合微軟或谷歌的戰略,但他們卻都擔心這項重要資產落入對方手中,因此不得不通過競購的方式阻止對方收購。
以下為文章全文:
爭相競購
雖然雅虎當前的狀況非常糟糕,但這家舉步維艱的互聯網公司卻像是學校里最漂亮的女生一樣,引來了無數的追求者。
據媒體報道,谷歌和微軟都參與了對雅虎的收購,但卻都不準備全盤收購該公司,只想拿出一二十億美元幫助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展開并購。
然而,對于這兩家科技巨頭而言,收購這樣一個過氣的門戶有何用處呢?它不僅放棄了搜索,在曾經占據優勢的顯示廣告市場也逐漸失勢,而且還剛剛炒掉了CEO。
“這起競購似乎是一場豪賭,但我倒認為更像是橋牌。”美國市場研究公司Yankee Grup分析師卡爾·霍威(Carl Howe)說,“有時,橋牌選手擊敗對手的得分比贏得合同更高。”
戰略不符
從戰略上講,雅虎并不十分適合谷歌,但這家搜索巨頭顯然不希望雅虎落入微軟之手。微軟最近剛剛與雅虎續簽了有利可圖的收入分享協議,用微軟必應的技術為雅虎提供搜索引擎。通過接管雅虎搜索業務,微軟控制的美國搜索市場份額將增加一倍多。
根據comScore的數據,這一合作使得必應掌握了美國搜索市場約30%的份額。這足以吸引廣告主的關注。只要能夠終止這一合作,顯然就將令谷歌受益。
與此同時,收購雅虎同樣并不完全符合微軟的戰略。但微軟的在線服務部門每季度的虧損額都高達10億美元,而必應在搜索市場的地位也并不穩固。
美國投資銀行Blaylock Robert Van分析師喬爾·阿拉莫維茨(Joel Achramowicz)說:“微軟不能承受雅虎落入谷歌之手,這會導致必應遭遇‘死亡之吻’。”
與谷歌一樣,微軟或許也認為收購雅虎的代價低于將其拱手讓與競爭對手。
收購障礙
但倘若這是一場豪賭,微軟和雅虎手里的牌卻都不怎么樣。微軟曾于2008年向雅虎提交了47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但遭到拒絕。雅虎當前的市值為210億美元。
“有時候,你很幸運。”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上周在Web 2.0峰會上談到這一往事時說,表明他并不十分認可潛在的資產收購行為。
在微軟競購雅虎未果后,谷歌又與雅虎達成了搜索廣告合作協議,但最終迫于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壓力而放棄。分析師認為,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競購雅虎,谷歌無疑都會再次引發嚴厲的反壟斷審查。
“自司法部聲稱谷歌參與雅虎業務會阻礙競爭以來,環境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美國商業研究和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首席咨詢師羅納德·格魯亞(Ronald Gruia)說,“對谷歌而言,收購雅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暫且把賭博和橋牌放到一邊——這或許的確是一場的巨頭之間的“懦夫博弈”。
“盡管他們都不那么想要雅虎,但也都不希望該公司的廣告收入落入對方手中。”美國獨立科技咨詢師羅布·恩德勒(Rob Enderle)說,“然而雅虎簡直是一團糟,我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希望投入資源來拯救雅虎。所以對于雙方而言,這都更像是‘拒絕戰略’,而非‘收購戰略’。”
價值猶存
但雅虎并非毫無價值。部分分析師表示,它仍然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網站之一,而且仍是研發實力最強大的互聯網內容公司之一。
對于谷歌或微軟這樣的企業而言,這或許的確有用。這兩家公司都開始向用戶提供多媒體內容:微軟將于今年秋天開始拓展Xbox Live網絡,通過新穎的方式幫助用戶搜索電影和電視節目。谷歌也開始借助YouTube出售電影。甚至有報道稱,該公司已經開始通過Music Beta服務出售音樂。
IDC分析師蘇·菲爾德曼(Sue Feldman)說:“這不僅事關內容。倘若設計得當,內容與技術之間的協同作用還將產生‘1+1>2’的效果。想想iTunes就明白了。”
微軟或谷歌不太可能通過收購雅虎實現iTunes式的成功,但他們都可以通過雅虎獲得一些戰略利益:谷歌可以拓展Google+的用戶群,并增加廣告位;微軟則可以借助雅虎令必應扭虧為盈。
最后,分析師都認為,如果雅虎被谷歌或阿里巴巴這樣的競爭對手收購,將對微軟構成最大的挑戰。盡管雅虎問題重重,但對微軟而言,它或許是一顆不得不吞下的藥丸。
“當所有人都意識到雅虎對于微軟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時,微軟為何如此反復無常?”阿拉莫維茨問,“此時此刻,誰對微軟更重要?Skype還是雅虎?我會肯定地說:雅虎。”
推薦閱讀
劉強東在微博中說:一家網站未經我們允許直接抓取我們所有的產品評價,這些產品評價是京東花費了價值過億的積分激勵用戶寫出來的,你怎么也要打聲招呼吧?實在難以相信這是一家整日倡導'新商業文明、誠信'的公司所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財富:微軟和谷歌競購雅虎意在阻撓對手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