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消息,在網易科技“五道口沙龍”第11期“反向電子商務”上,曾自創逆向團購服務“有這店”,但最終折戟的創業者鄒國平講述了他的經驗教訓。
分析自己成功經驗的人有很多,但敢于講述過去失敗的創業經歷的人卻少之又少。鄒國平這種獨特的分享無疑對正走在路上的初創團隊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鄒國平今年4月和朋友偶然發現他們在共同團購一件東西,于是想到了“有這店”的創意。找到了這個點子,他和朋友們很是欣喜,也沒有參考國內外同類站點,直接先寫出代碼,一心想早點讓更多的人用到這個創意。但當他們意識到這創意在國外早就不是新鮮事的時候,害怕被指為跟風者的他們急于早日上線。在產品剛做好不到一個月,還很粗糙的時候,鄒國平聯系了36氪網站(五道口沙龍合作伙伴),于是有了讓大家認識他們的第一篇報道。
第一批用戶對網站的使用體驗深感失望。當時團隊主要做的是后臺的工作,而前端的用戶交互這一塊并沒有重視,直到推廣出來的時候才發現,有各種瀏覽器的不兼容,還有在用戶操作時候的問題。這就是急著上路的弊端。
在和商家的溝通交流上,鄒國平也遇到了問題。首先,沒有什么業績的小團隊小產品對團購網站和商家都缺乏吸引力,他們不明白這樣的網站會怎樣幫到自己;此外該網站技術和人工的準備都不到位,既無法促使用戶履約成交,又無法約束商家保證產品品質。
最要命的是,他闡述的逆向團購的創意,和目前正在實施的幾個反向團購服務基本類似。因此,他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剛開始并沒有大量的用戶積累,所以用戶提出來的需求很長時間“懸空”,沒有人跟團,后面的用戶就不可能繼續留在這個平臺上了。
用戶向團隊提出了改進需求,然而僅憑熱情組織起來的簡陋隊伍根本無法短時間內作出回應,不得已鄒國平只好人工幫一些等待中的商家聯系團購網站,搞的焦頭爛額。而等待一同發起團購的時間也是有限定的,時間過去之后并沒有滿足用戶需求,很多人在初次使用后就離開了。
最終,產品的一些細節問題引發了團隊成員間的意見分歧,這個項目就徹底做不下去了。36氪網站第二篇報道“有這店”的文章,竟然就是宣告了這個項目的死亡。
鄒國平在沙龍臺上誠懇的作結道:“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經歷,很高興在這邊分享,也希望走在路上的兄弟們做一些借鑒,謝謝大家!”此時,臺下響起一陣熱烈響亮的掌聲。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反觀美國資本市場上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其中已知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最低都超過10,更有公司的市盈率超過了50以上。面對這樣尷尬的局面,網游企業的大佬們就不得不為自己的公司早作打算。 當登陸美股的網游公司紛紛開始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有這店”鄒國平:創業失敗源于急于求成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