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出版行業從未像現在這樣緊張過。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最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將在這個秋季出版各種題材的書籍122本,包括印刷版和電子版兩個版本,從而加速拓展出版項目。這樣一來,亞馬遜就有希望取代傳統的出版商,稱霸出版行業。這一消息令不少出版商大驚失色。
對亞馬遜此舉,傳統出版社有理由擔憂。因為誰都清楚,亞馬遜的這種做法相當于繞過了出版社,構建了一個全新的電子書的商業模式。一方面,因為減少了出版社的中間分成,這種商業模式可能使一些品牌作者的版權收入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在這種商業模式下,很多以前在傳統出版模式里沒辦法出版作品的作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版自己的作品。對整個市場來說,出版的產品將越來越多;對讀者來說,以這種模式買電子書花的錢會更少。
亞馬遜威脅傳統出版鏈上每一個環節,觸犯了眾怒,先是讓傳統書店無路可走,現在又讓出版社和經紀公司陷入四面楚歌。但讀者管不了那么多,讀者只希望花最少的錢,閱讀更多、更好的書,所以,亞馬遜是對的,盡管不受待見,但這是所有創新者都必須承受的代價。亞馬遜大可以不理會來自同行的指責,埋頭做好自己的事,直到建立起一個新的商業帝國。
紙質書的消失,長期來說是必然的,即使不消失,也必將淪為小眾和邊緣的產物。所以,傳統書店、出版社在電子書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面臨著被取代的命運。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就像電視的出現并沒有取代電影,出版社和紙質書的獨特魅力也永遠無可取代。但他們也必須承認,傳統出版業規模和數量的減少將不可避免。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傳統出版業該做什么?能做什么?既然大勢已明,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順勢”。如果不“順勢”,不轉型、不變革,傳統出版業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和滅亡,眾多業已倒下的書店就是明證。
換句話說,對存在了數百年的傳統出版業而言,電子書的出現,乃至此次亞馬遜的攪局,都是一條條鯰魚,必將在停滯和沉悶的傳統出版業掀起一個個漩渦。不過,作為應激性反應,傳統出版業也應該會迎來一波轉型潮。
對中國出版社而言,形勢似乎稍好,因為我們還有體制的保護。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傳統出版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還會過得很滋潤。對于國內電子書平臺來說,傳統出版社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特別是在保證內容的質量、內容審核方面。但我們也必須清楚,傳統出版業并不能永遠在體制的保護下度日,而且,體制本身在很多時候也是一種限制和阻礙。
所以,至少有兩件事情應該引起國內出版業的高度重視:一是亞馬遜正在打造新的商業模式,以取代傳統的出版商;二是谷歌、歐盟數字圖書館紛紛上線。亞馬遜認為,在圖書出版領域,只有兩個環節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作者和讀者,其他的一切都可有可無。而數字圖書館同樣野心勃勃,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能上網,就可以隨時隨地“進出”世界上所有上線的圖書館,難以置信,卻令人激動。
狼來了,但傳統出版業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與狼共舞”。傳統出版的生存和贏利空間已經越來越小,未來只有和互聯網、移動互聯和電子終端結合起來,找到自己的生產方式、贏利模式,才能生存得更好。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有垃圾郵件發送者和網絡犯罪分子把死亡的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MuammarGaddafi)和法新社(AFP)的照片作為誘餌,誘騙互聯網用戶下載惡意軟件。這些惡意的郵件聲稱是來自“法新社圖片新聞”,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亞馬遜攪局與傳統出版轉型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