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貨棧被媒體爆出倒閉的消息后,胡興民(微博)有些坐不住了。
2009年11月起,胡興民開始擔任大貨棧總經理,今年六七月份離職。
大貨棧被爆倒閉后,也有媒體將矛頭指向APP,認為APP作為傳統企業“不愿意繼續投錢”導致大貨棧沒有機會再運營下去。
“事實并非媒體解讀的那樣”,胡興民首次公開對媒體回應。他說,雖然自己已經離開,最近還在跟APP的一些高管探討電子商務;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出身的人看電子商務的角度不一樣,“純電商人士更在乎快速成長與規模,傳統行業做電子商務,一是看它對企業的戰略意義,二是看利潤,這是他們之所以成功的經驗,我認為這個觀點并沒有錯”。
早在今年3月,胡興民接受本報采訪時就表示,“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思路的差異也是推行電子商務的重要挑戰。”
作為職業經理人,胡興民與APP集團就“大概什么時候可以盈利”有個約定。他每個月都要給集團一個清楚的曲線,包括固定成本、變動費用、銷售收入等數據,在何時盈利的問題上,至少能看得到未來。
“但從結果來看,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這是事實。”胡興民稱。
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認為,網上超市的特點是,貨品很多,客單價低,物流成本高,供應鏈管理很有難度,大貨棧把物流交給第三方來做,一是成本高,二是服務沒有保障,重復購買率低,導致一些財務指標惡化。
這期間,外部環境也在發生變化,比如電商的競爭導致整個營銷成本的上漲;再如,最直接的競爭對手1號店(微博)先后與平安集團、沃爾瑪合作,這無異于“背了一大堆原子彈”。
其實,大貨棧也有嘗試引入更多投資者,包括VC。胡興民曾向董事會立下“軍令狀”并承諾,3個月內即可完成融資。
“有一家VC已經承諾投資,但后來具體負責的基金經理人離職,導致融資3個月內沒有完成”,胡興民表示,是自己低估了融資需要的時間,他原以為憑大貨棧的影響力,VC盡職調查的時間會縮短,結果卻是自己不能兌現諾言,也無法向董事會交代。
接下來,習慣了穩扎穩打的APP表示 “仍然愿意繼續投入”,但它希望有一個比較確定的未來。這也是胡興民無法保證的,“我只能是以目前看到的狀況判斷未來會怎樣,但有許多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是我能控制的”。
胡興民說,自己不好意思再繼續做了,只好選擇離開。
傳統企業電商帶著鐐銬跳舞?
大貨棧倒閉的消息被爆出后,業界一片嘩然。
但這卻不是孤例。就在9月29日,美邦服飾(002269)發布公告,剝離電商業務,轉給大股東打理。
早在2007年,報喜鳥就高調推出EBONO電子商務網站,在網上直銷商務男裝,但至今年上半年,EBONO 電子商務業務“依然進展不順利”。2011年,電商第一代經理人也迅速“凋零”,李寧電子商務負責人林礪、格蘭仕(微博)電子商務部部長趙志、九陽股份電商負責人離職的消息紛紛見諸媒體。
傳統企業做電商,為何步履維艱?是否如外界所猜測的那樣,相比純電商企業,傳統企業燒錢不夠豪氣?
某傳統品牌電商事業部的總經理羅林(化名)曾向記者講述這樣一個細節:早在2007年前后,該公司已經投入幾百萬打造了一個3D網上商城,但因為那時候網購習慣尚未形成,一年下來,只賣出去3雙鞋子。這讓公司老板對投資電商變得很謹慎。
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形容傳統企業做電商,“就像遠洋捕魚,舍得花錢打造貌似奢華的漁船,卻想不到或者舍不得花錢整明白魚在哪里,稀里糊涂的就出海了,無頭蒼蠅一樣地在海上兜一圈風之后,發現魚沒撈著兩條,油錢(運營費用、推廣費用)卻花了不少。”
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也認為,傳統企業做電商不成功,跟燒錢的量沒有關系,關鍵在于,“他們對電商的理解太簡單”。在他看來,很多傳統企業更看重的是短期線上銷售額的增長,而忽視了用戶體驗,使得重復購買率很低,不得不支付高額營銷成本去獲取新客戶,這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看不到未來。
所以,貴人鳥電商中心負責人胡軍表示,“對于傳統企業來說,要融入到互聯網,思想首先要革命,觀念要革命。”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半年報中,原始股東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持有880.65萬股股份、張紀中持777.60萬股、董事虞鋒的母親王育蓮持332.99萬股。而在三季報中,上述三位原始股東集體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截至21日,已有首批21家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貨棧倒閉背后:傳統企業電商帶著鐐銬跳舞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