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淘寶商城遭遇“惡意”圍攻事件,近日,有電商界人士表示,淘寶商城事情讓市場意識到,在目前的互聯網、法治環境下,在線支付應對這種“惡意”購買攻擊十分有效的防范手段,其更適合電子商務市場發展新形勢。
10月11日晚,淘寶商城遭數千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攻擊。攻擊者通過“拍商品、給差評、拒付款”等惡意購買方式,“攻陷”數十家大型淘寶商城店鋪,令這些商家蒙受巨大的損失。
該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媒體報道鋪天蓋地。最后,攻擊事件在淘寶商城的中小賣家扶持政策推出下平息。
電商人士指出,如果這樣的‘暴力’事件,不是發生在淘寶商城,而是發生在以貨到付款為主的B2C平臺,電商企業將受到難以估計的損失。
介于貨到付款是一種上門收款的支付方式,如果惡意買家在速遞員送貨收款過程中拒付,那么電商將在這種惡意的購買中,是白白虧損快遞貨運費。以每件商品運費成本一次5元算,5000人的攻擊,來回幾次就讓電商企業損失慘重。
事實上,利用惡意購買,攻擊電商平臺的事件,也并非僅發生在淘寶商城。此前,也有B2C網站就遭遇客戶被惡意下單攻擊。盡管報了案,但也不可免避經濟受損。
在我國,針對類似的破壞行為,現階段未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約束。據悉,法律上對這種惡意“下單”行為,法律上僅能通過《合同法》追究其締約過失責任。然由,由于互聯網的虛擬特性,增加了這種執法的難度和成本。因此,電商企業很難在這樣的惡意事件中挽回損失。
“而在線支付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讓購買者把錢先支付出去,凍結在商家第三方支付賬號,或直接到賬。”該電商人士表示,但無論哪種方式,對于電商企業來說,在線支付比貨到收款模式更具備防范惡意購買攻擊。他預計,淘寶商城事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B2C電商企業轉向在線支付。
推薦閱讀
9月份報紙出版商網站的成人(18歲或以上)用戶訪問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日均訪問量同比增長了21%,訪問總時長同比增長了11%,總頁面瀏覽量同比增長了10%,獨立用戶訪問量同比增長了9%。在報紙網站的成年用戶中,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商城事件將加速電商企業轉向在線支付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