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盡管他本人一再出面進行“澄清”,但其立場仍舊遭到了中日各界的駁斥。
河村隆之在昨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再次進行說明,并出示了一份解釋性文件闡明其立場。他在記者會上表示,對自己的發(fā)言“遭到誤解”感到遺憾,并且強調他“為了促進相互理解和友好親善,推動名古屋與南京之間坦誠地交流對話”的本意沒有傳達到對方。這是河村一周以來第三次就相關發(fā)言進行解釋。
2月20日,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在與中國南京市的訪問團的會見中公開否認了“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引起了軒然大波,也使得處于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這一重要年份的中日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
河村的發(fā)言僅僅過了一天,南京市人民政府便決定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而中國外交部也在22日表態(tài)支持南京市的決定,并表示“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與此相呼應,日本政府也表明了立場。日本外務省發(fā)言人在24日的記者會中明確表示,對于“舊日本軍隊在進入南京城后存在殺害非戰(zhàn)斗人員、掠奪等行為”這一史實,日本政府“無法否認”。
從根本否認到糾纏數(shù)字
在昨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河村隆之表示他并不會收回有關否認“南京大屠殺”的發(fā)言,但對于發(fā)言的真實意圖,河村稱他只是想表達“不存在舊日本軍隊屠殺多達30萬非武裝的中國市民”的觀點,有日本媒體分析認為,河村實際上對他之前從根本上否認“南京大屠殺”存在的觀點進行了修正。
日本的文化評論家吳智英分析指出,日本的某些地方首長喜歡在外交等國政方面拋出激烈言論,從而使自己在地方選民中形成魅力和高人氣,而河村正是看中這一點才冒險說了些“有欠考慮”的言論。
專門從事日本近現(xiàn)代史研究的愛知縣立大學副教授與那霸潤,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支持從根本上否認‘南京大屠殺’存在的專業(yè)學者幾乎沒有,但在日本政界和言論界中卻存在著一個長期從根本上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小集團,而河村隆之就是其中一員。”
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在接受《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采訪時更是明確指出:“在日本,從根本上否認‘南京大屠殺’存在的只是小部分人,大多數(shù)日本人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但認為遇難者的數(shù)字存在爭議”。
有關“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人數(shù),中日兩國有著不小的落差。1947年,南京國防部軍事法庭認定:在南京大屠殺中,被集體屠殺的人數(shù)達19萬之多,此外,被零星屠殺者15萬余人,被害總數(shù)共30余萬人。而這也是中國方面認定“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shù)的最主要依據(jù)。
但在日本方面,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對于“屠殺”的定義、對象區(qū)域的認定、埋葬記錄、人口統(tǒng)計等資料的不同解讀,使得在日本學界對“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shù)并無定論,而是一個上至20萬人,下至2萬人的數(shù)字范圍。廉德瑰認為,這讓一些內心并不愿意承認“南京大屠殺”存在的日本人有機會“鉆空子”,以“數(shù)字有爭議”為由進而大膽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
數(shù)字爭議求同存異
身為河村隆之的好友及政治盟友,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表示,他對事件的發(fā)展“感到十分憂慮”,大村稱他多次打電話給河村,希望他“盡快妥善處理此事,以求早日恢復與南京市的官方交往”。
針對“南京大屠殺”的爭議,大村秀章建議可以參考中日兩國于2010年發(fā)布的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的報告書的精神。
2006年10月,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了首度訪華的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并確立成立中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同年12月委員會正式成立并于北京召開了第一次研討會。2009年12月,中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第四次研討會順利結束,并于2010年1月發(fā)布了報告書。
在該報告書的日本版中,明確寫著“(在南京)發(fā)生過日本軍隊對俘虜、殘兵、便衣兵及普通市民的集團性的及個別性的虐殺事件,強奸、掠奪和放火事件也確有頻發(fā)”。針對遇難者人數(shù)的爭議,該報告只是將“不同的研究成果之間存在爭議”這一實際情況進行了完整敘述。而在中文版的報告書中,還是堅持“30余萬人”這一研究成果。
雖然有媒體認為該報告書只是再一次將中日兩國不同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簡單羅列,但也有觀點認為,“求同存異”正是該報告書的一大亮點。大村秀章則認為:“這份報告書是中日兩國歷史學家們共同根據(jù)真實數(shù)據(jù)得來的成果,應該予以尊重。”
推薦閱讀
在吉拉德與陸克文的第二次交鋒中,吉拉德再度獲勝。 當?shù)貢r間27日上午,澳大利亞執(zhí)政黨工黨黨首之爭塵埃落定:現(xiàn)任總理吉拉德以較大優(yōu)勢擊敗前總理、前外長陸克文,連任工黨黨首,保住總理位置。 這是在去年6月取代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名古屋市長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追蹤: 中日各界駁斥河村隆之錯誤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228/3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