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報記者從國資委內部人士處獲悉,國新公司近期將有新動作——接收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鄧瑤;呂一葉 北京報道
成立一年多鮮有動作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公司),繼去年5月收編中國華星集團公司后,將迎來第二單資產重組。
近日,本報記者從國資委內部人士處獲悉,國新公司近期將有新動作——接收上海貝爾(微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貝爾)股權。
國新公司于2010年12月由國資委組建,為國資委旗下繼誠通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之后的第三家資產管理平臺。國新公司的特殊性在于其定位,“為配合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
不過,一位國資委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國資系統內部對國新公司的定位,至今存在爭議。
接收上海貝爾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貝爾的前身是1984年1月成立的上海貝爾電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和阿爾卡特貝爾以及比利時王國政府合作基金會合資經營的企業,由中方控股,主營業務為電信設備。
一位接近上海貝爾的央企副總表示,雖然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但上海貝爾身上有許多老國企的毛病,“早該被收了”。
由于原郵電部以及后來的信息產業部背景,上海貝爾最初的成長與發展,并不需要完全的市場競爭。但市場放開后,失去行政保護的上海貝爾早已不是華為(微博)、中興的競爭對手。據本報記者了解,上海貝爾大部分電信設備由國外公司研發生產,雖然在國內有部分研發中心,但沒有核心技術,產品研發周期長、研發成本高。
知情人士稱,國新公司接收上海貝爾,“大概做了一年的準備工作”,其間,上海貝爾也與業內相關企業商談重組事宜。
國新公司此次收編上海貝爾的計劃,與其成立之初的定位相符合。根據國資委對國新公司的定位,國新公司將接收央企中“不屬于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較小、實力較弱,與其他大型中央企業關聯度不大”的企業。
據國資委統計數據,2010年上海貝爾總資產252.7億元,營業收入181.8億元,凈利潤2.9億元,國有資產總量49.1億元。
2011年5月,國資委已將中國華星集團打包進國新公司,這標志著國新公司資產經營工作正式起步。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國新公司成立一年多來,雖然實質動作不多,但過去一年中,國新公司考察了好幾家央企旗下的不良資產,希望能在央企重組中有所作為。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國新公司下一家考察的企業可能是中國印刷集團,“這家企業連續虧損多年,國有資產總量不足50億元”。除了收編弱勢央企,國資委還計劃令國新公司在央企剝離酒店、房地產業務中發揮作用。“委里正在探索通過國新公司實施央企酒店業務剝離。”國資委一位負責企業改革的人士表示。
“總的來說,目前國新公司活動的空間有限。”上述國資委負責改革的人士表示。
如何處理不良資產
上述國資委內部人士如此形容弱勢央企進入國新公司,“退出企業的緩沖中心。”
我國國有企業長期存在退出難的問題,這一問題長期制約我國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新公司這個“緩沖中心”的作用,就是集中處理退出難題,提高資產的議價能力。
根據國資委的定位,國新公司是一個企業化平臺。“這意味著國新公司可以
靈活適應融資、擔保、借貸等手段進行資產重組,成為有效調度國有資本進退的一個載體,這個載體承擔了尋找商機、調配資金,獨立承擔風險。”上述人士表示。
對于劃入國新公司的央企,該人士表示,國新公司將盡量保持被劃入央企原有的管理隊伍,由這些企業自身執行資產處理計劃,國新公司則提供必要的人員及資金支持。
不過,以國新公司目前45億元的資本金,尚無法規模化地盤活劣勢國有資產。對此,國資委在內部規定,裝入國新公司的劣勢企業,首先著眼于企業自籌資金盤活,盡可能通過最大化變現資產、引進戰略投資者籌集所需資金,如果被劃入國新公司的央企依然存在集團公司,并且效益較好,由集團自籌資金;如果上級集團公司效益不好,則可申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予以補助。
即便裝入國新公司的弱勢央企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申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但對大多數央企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
“我們對國新公司的需求并不大,因為可以通過貸款解決一部分問題,另外,我們自己也有資產管理公司。”中鋼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的一位管理者對本報記者表示。
定位不明確
直到現在,國資委內部對國新公司的具體定位,依然存在爭議。
國新公司掛牌之初,國資委主任王勇表示,國新公司是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不是生產經營企業,更不是專門搞投資的公司。這意味著,國新公司有兩個職能,一是資產經營,二是資產管理。
但國新公司的管理層有不同的說法。國新公司董事長謝企華曾表示,國新公司將專注于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經濟安全的主業,促進和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不接收實力較弱的輔業資產。
國新公司還在一定程度上被寄予代國資委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的任務。目前,國新公司已持有五礦整體上市平臺五礦股份2.5%股權,以規避國資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風險。
上述國資委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的,成為一個“參股公司的管理平臺”。
雖國資委否認國新公司是一投資公司,但上述人士表示,未來國新公司是否從事一些股權投資活動,甚至搭建融資平臺,都還不好說,具體做法要視國資改革的實際情況而定。
推薦閱讀
蘋果周三早盤股價走勢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日凌晨消息 蘋果市值周三早盤再創新高,一舉突破5000億美元關口,蘋果在上月便超越埃克森美孚成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 截至目前僅有蘋果、微軟、埃克森美孚、思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新公司定位仍存爭議:即將收編上海貝爾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1/3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