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應用快速擴展,觸控面板需求量持續增加。市場研究機構拓墣產業研究所經理柏德葳表示,2011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預估將超過5000萬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估將達3.88億支,在兩大主力應用驅動下,2011年全球觸控面板需求量上看9.51億片,將較2010年的7億片、大幅成長34.3%,出貨總金額估達85億美元。
從供應端來看,拓墣預期,2011年全球觸控面板市場仍將由臺、中、日、韓等四大勢力主導。其中,臺灣觸控面板目前出貨量仍保持全球第一,預估2011年臺灣觸控面板廠商全球市占率將達48%,與2010年大致相當。
主要系因為臺灣面板廠和彩色濾光片廠都正在積極重整生產線,將較低世代生產線轉移至其他新顯示技術產品或觸控面板之生產,以去化過剩產能,并強化5代以下產線利用率。拓墣認為,觸控應用興起,對于臺灣面板大廠來說,無疑是東山再起新契機,若能加速IPS面板及觸控模組之量產、并順利整合一條龍觸控產業線,將可發揮集團資源效益。
不過,中國大陸廠商受惠于山寨和白牌市場需求,近來也積極朝觸控面板領域發展,預估2011年中國觸控面板全球市占率將快速提升至20%,成為臺灣觸控面板廠重要競爭對手之一。惟因現階段品牌大廠對于觸控面板品質規格要求都還很高,預料短期內中國觸控面板對于臺灣廠商的競爭威脅尚屬有限。
目前對臺灣威脅最大的觸控面板競爭對手,還是以韓國和日本廠商為主,但據分析,其實3方各擁優勢。其中,臺灣廠商擅長量產,韓國廠商技術領先,日本廠商則掌握關鍵材料。
但若以近來正積極發展的“OneGlassSolution”(將觸控感測器與表面玻璃結合),以及將觸控感應器內嵌于面板中的“內嵌式觸控技術”來看,Sumsung的智慧手機GalaxyS系列,就已經將觸控技術內建在AMOLED面板上,省去中間的ITO玻璃夾層,讓產品更加輕薄。日本則掌握了可取代ITO玻璃的ITOFilm、導電膠、光學膠等上游關鍵材料。
拓墣強調,未來臺灣觸控面板廠商要保持市場地位,可能必須以“切入品牌大廠供應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為兩大優先策略,并需持續加強開發“內嵌式觸控技術”及“OneGlassSolution”(一片玻璃式結構產品,例如Touch0nLens等等)等新世代觸控技術才行。
根據拓墣預測,2011年全球功能型手機出貨量將達7.98億支,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3.88億支,其中,觸控面板在功能型手機的滲透率估達33.8%,觸控智慧型手機滲透率估達87.5%。加上平板電腦應用,預估功能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大應用,合計將占全球觸控面板需求比重達70%。而平板電腦又因尺寸面積為手機的6倍以上,預估將是下一波推升觸控面板需求成長的關鍵。
推薦閱讀
京東的組織架構示意圖 吳聲的管理體系 裂開的京東 吳聲一直有聲著: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身份的他,正將他所服務的京東商城作為自己日常食譜上的主菜,而精心構建了一條京外食京生意版圖。這些食京系公司,直接或間接地>>>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