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兩個月前,京東、蘇寧和國美三大電商比著促銷的火藥味還未散盡,如今網上購買家電的負效應已經日益堆積、凸顯。不少消費者反映,他們網上購買的家電產品往往會遭遇維權困境,要么是產品損壞索賠未果,要么是商家售后維修無法兌現。
網絡購物的優勢在家電產品中消失殆盡,消費者成了電商與廠家之間的皮球,被踢來踢去。相信一定有網購的朋友遭遇到這樣的苦惱。
雖然品牌商聲稱線上線下"一視同仁",但很多人發現,線上購買家電時,售后服務總是"缺斤少兩"。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網購家電投訴的三大問題為:物流配送遲緩、安裝預約周期長、退換貨和維修難以保障。
美國:消費者網上買大家電較謹慎
那國外的網購家電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呢?《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觀察員龐哲給我們介紹了美國的情況。在美國的網購中,無論是商家還是買家在網上買大家電時還是挺謹慎的。
龐哲:根據一項消費者行為專業機構的民意測驗統計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開始習慣網上購物,截止到2016年,美國民眾在網上購物的人數將會占整體零售購物的51.8%,但是大件產品的購物相對來說增幅比較緩慢,將會占總購物增幅比例24%,主要原因是大型電器店一般都配備對產品有相當多的專業知識的推銷員,消費者在購買大件物品時也希望能夠聽到這些對性能產品介紹以及產品品牌的比較,所以很多大件電器產品或者家用產品店基本上不愿意增設網上購物服務,也是出于能夠更好的面對面服務的特點來提高客戶對品牌的忠實程度。
但是如果網上購物出現了質量差異或者是次級產品問題,消費者一般可以到附近的銷售同樣產品品牌的專賣店去兌換或者退貨,另外消費者如果網上購物一般會使用信用卡,一般也會打電話給信用卡公司要求停止付款,等到產品到位或者是問題解決之后再支付款項,這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渠道。
如果問題嚴重對于商家來說兩者發生了矛盾和糾紛,消費者還可以到消費者保護協會舉報揭發,甚至可以到小額法庭進行協調,對于商家來說,如果糾紛進入了這個程序就會從業務上名義上都導致很大的困擾,也希望盡量解決問題,避免與客戶進行司法程序的糾紛。
澳大利亞:實體店難以維持 網上商城受寵
在澳大利亞則剛好相反。無論是商家還是買家都熱衷網上商城,這是為什么?如果消費者網上購買的電器出現了問題,又怎樣解決呢?《全球華語廣播網》澳洲觀察員胡方進行了詳細介紹。
胡方:澳大利亞網上電商很多是從實體店發展而來的,由于澳大利亞的員工薪酬很高,人口居住地又非常的分散,很多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以維持,因此澳大利亞的電器、百貨、音像制品店都很熱衷于發展網上商城。
澳大利亞電商和消費者之間同樣會產生各種關于產品問題的糾紛,但是由于有嚴格的交易條款,很多問題都能夠順利的解決。按照大部分電商的條款,如果是在簽收的時候發現產品有問題,比如說發現產品損壞或者是過期等等問題,不管是由于快遞公司運送時候的損壞還是電商在配貨的時候已經損壞,消費者都可以在簽收的時候直接拒絕接收,在7天之內消費者就可以獲得全額的退款。
如果是因為自己不喜歡這個產品,或者是商品并不適合于你,那么在7天之內,消費者同樣可以向電商提供退貨,但是這種退貨需要消費者來承擔所有的運費。如果貨物出現非人為損壞,而且是在保修的范圍之內,那么消費者可以直接和最近的該品牌的服務中心去聯系進行維修。理論上能夠保修的范圍都是在非人為損壞的范圍之內,但是很多品牌會免費為一些人為損壞進行維修以維護品牌的形象。
專家支招:銷售之前應做好責任分攤
中國的網購市場這幾年發展奇快,當然問題也不少,從付款模式到產品售后,在脫離了實體店鋪的"直接體驗"后,"誠信"就成了網絡商店中消費者挑選商家最關鍵的一個底線。
IT專家項立剛解釋,電商還沒搞清成本核算就匆忙上馬銷售,出了問題又不愿承擔責任,這是癥結所在。
項立剛:它不是不存在,說起來最后還是成本的問題,比如說蘇寧在北京開店,在北京已經建立了售后體系,在北京本市的成本相對是比較低的,但是蘇寧易購是面向全國的,比如說海南島有一個地方買了這個東西,但是如果蘇寧還沒有在海南島建立服務售后體系,要到海南去提供售后服務,這個有多高的成本啊,是不是?這個成本由誰來承擔呢?現在的情況是網店也不想承擔,廠商也不想承擔。
對于解決的對策,項立剛認為,完善法規是一方面,另外電商、廠家以及物流配送必須在銷售前就搞好責任分攤。
項立剛:我覺得最實際的辦法是相關部門要出臺規定,即沒有能力提供售后服務的地方,就不要向這些地方銷售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他也要想清楚,比如我在一個很偏遠的地方,要想和大城市的情況一樣,可能很難做到。另外,網店和生產廠商一定要把協議提前談好,網店對于生產廠商提供售后服務等方面要有較好的支持才行。
推薦閱讀
據合肥市新站區招商局消息,內地首條自主建設并最早量產的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6代線已于4月底實現滿產,達到月產能9萬片玻璃基板,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到今年年底,京東方合肥6代線的月產能有望提升至10萬片玻璃基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網購家電高速增長背后存維權困境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