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水家電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市場零售額達126億元,同比增長16.6%,零售量達2777萬臺,同比增長1.7%,一系列增長引來各方爭奪市場,同時,由于水家電準入門檻較低,很多不規范的缺乏技術含量和正規生產資格的小企業也加入進來,導致水家電的行業亂象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在今年標準頻出,市場卻反應平淡的狀況下,水家電企業紛紛尋找新的銷售渠道,開拓市場。
水家電標準頻出卻反應平淡
由于2010年市場增長迅速,在這利潤薄如紙的時代,水家電產品以40%-60%的高利潤率吸引了眾多眼球。為了進一步規范市場,2010年4月,《家用和類似用途飲水處理裝置通用要求》和《家用和類似用途引用水處理內芯通用要求》兩項國家標準發布。2011年4月,我國又正式施行了直飲機、家用和類似用途超濾凈水機、家用和類似用途反滲透凈水機3個水產品標準。標準除統一規定了這3類產品的術語、分類及型號命名等基本情況外,還首次對直飲機和凈水機的質量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按理說,水家電標準不斷完善,生產許可也較為嚴格,市場應該是風平浪靜,能夠讓消費者放心選購。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就在新標準發布不久,就有業內人士報料:“技術雖統一,但在產品質量上卻不能保證有統一的可靠性……有的企業制造出來的膜可能在水質過濾標準上不達標,因此采用不同企業的膜,雖然技術一致,但最終的產品質量確實不同。”今年水家電旺季銷售業績平平,從市場上看這些標準實施后對消費者選購的積極影響并不大。
新銷售方式帶來新“隱患”
近年由于網絡的發展,網購正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家電網購也同樣紅火起來。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家電類網上商城已超過1000家。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4926億元,同比增長98.4%,預計2013年網購交易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其中家電網購2010年全年銷售額增速達100%,近800億元。在傳統家電銷售領域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家電網上商城正成為生產企業、渠道商的下一個銷售藍海。2011年年初,以淘寶電器商城正式上線,更是打開了網上銷售家電的市場。
借著網絡電商的東風,水家電也開始進行網上銷售,并且收效明顯,有的凈水器商家單靠網上銷售一年就能獲得十幾萬的利潤。但是,網絡銷售同時將水家電市場的不規范性同樣擴大了好幾倍,由于消費者看不到商品的實體,因此,網購隱患巨大。
在品牌方面,網絡渠道“貼牌”現象嚴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銷售“進口凈水器”利潤豐厚,去貼牌企業化幾百元進的貨,轉眼就成了身價幾千元的“進口貨”,有十倍乃至幾十倍的利潤;身披“洋外衣”,號稱“世界名牌”;懷揣“護身符”,有合法身份;吸引大批顧客,難怪商人們都樂此不疲了。近幾年來,無論是所謂的“在華責任單位”,還是它發展的經銷商網絡,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溢,它們對“進口凈水器”的泛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更有“簡單粗暴”的山寨模仿產品,“小天鵝”家電的“小夭鵝”,“方太”正品標識是“FOTILE”,而山寨貨改為“FOTIER”;“三星”正品標識是“SAMSUNG”,山寨貨是“sanxing”;伊萊克斯浴霸的標識是“yilaikesi”,而正規標識是“Electrolux”。
同時,對于凈水器來講,濾芯是產品的核心,差別價格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濾芯上。許多凈水器廠家的濾芯往往使用金屬外殼,消費者很難看到濾芯的內部情況。而一些黑心的商家,常常利用消費者知識的缺乏,拿其他用戶使用過的濾芯欺騙消費者,給眾多凈水器用戶帶來巨大的飲水安全隱患。
維修也是困擾消費者的問題,2011年上半年度水家電消費領域投訴的焦點集中在售后服務上面,消費者普遍反映品牌售后服務需要加強。網購方面更是如此,不同資質的廠商產品質量千差萬別成為消費者詬病的主因。
推薦閱讀
望靖東 2002年11月加入格力電器,歷任財務部部長、采購部部長、審計部部長。2006年4月,任格力電器總裁助理。2008年1月兼格力電器財務負責人,2009年7月兼任格力電器董事會秘書。2009年10月,望靖東被聘任為公司副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標準之下 水家電企業觸網營銷隱患多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