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么企業,產品在哪里生產,都必須要有社會責任,保證環保生產。
蘋果(iPhone)推出的眾多產品一上市就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但光鮮的背后其環保問題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多次IT行業重金屬污染調研活動中蘋果就因其保持一貫的“低調”態度,這在眾多IT廠商中顯得很“高調”。
近日,蘋果首次與布蘋果污染調查報告的自然之友、環友科技、南京綠石、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5家環保組織與蘋果公司舉行了首次面對面會談,討論如何改善供應鏈污染問題。
蘋果對此前環保組織指出的27家“疑似”供應商作出回應,承認有15家。但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透露供應商詳細信息。同時,據參與會談的人士表示,蘋果已經請了專業第三方機構對被懷疑有污染問題的15家企業進行了調查,但是目前調查結果還沒出來,蘋果并沒有承諾會公布這些報告。
雙方依舊存在的分歧在于,蘋果依舊不希望公開自己的供應鏈信息以接受公眾的監督。它強調自己有能力在內部處理好污染問題,但是環保組織向記者表示他們對此持有懷疑態度。
推薦閱讀
2001年,根據海爾集團的戰略調整,該公司正式進入照明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約談環保組織 透明度不夠遭質疑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