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聯姻諾基亞、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華為中興大力進軍終端市場……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企業都不約而同在終端領域加強自己的存在感。不過,愛立信(微博)的表現有些“特立獨行”——10月底,愛立信宣布放棄了在索愛中擁有的50%股份。近日,愛立信網絡社會論壇召開期間,愛立信總裁兼CEO衛翰思闡述了愛立信的變化之道。
“是的,我們確實退出了手機市場。”面對是否會重返手機市場的詢問,衛翰思的回答斬釘截鐵。在衛翰思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終端市場的游戲規則已經完全改變。
“由功能手機發展到智能手機,整個行業發生了巨變。”“以前的手機90%用來打電話,10%用來發短信。但是對于智能手機來說,僅有25%用于打電話,75%會被用來做其他事情。”衛翰思說。
因此,在衛翰思看來,放棄的理由很簡單。“十年前,終端只是網絡的外部延伸,現在,手機成了人們隨身的時尚終端設備,愛立信在這方面并不具有特別的優勢。”
但是,衛翰思也強調,愛立信也仍然身處手機行業之中。“我們還持有意法愛立信50%的股份,很多手機都在使用他們的芯片組。”
在衛翰思看來,作為芯片和基礎模塊供應商對于愛立信來說,事實上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面對未來500億連接設備的市場,我們還將致力于生產基礎設備,以保證設備之間的相互連接。”
另一彰顯愛立信存在感的領域則是其所持有的大量移動通信專利技術。衛翰思此前曾面對投資人表示,隨著從玩具到電表等設備紛紛實現無線接入,該公司將尋求從其持有的2.7萬項專利中增加收入。而就在今年,愛立信還參與了對北電45億美元專利組合的競購。“需要移動寬帶連接技術的廠商,都可以交換我們的專利技術。”衛翰思在接受通信產業網采訪時再次表示。
今年此起彼伏的專利大戰讓人們一點也不懷疑愛立信這一“業務模式”的成立,但這會不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共同利益?
衛翰思強調,愛立信并非要將自身利益最大化,相反“人人可以使用我們的發明的技術來降低成本”。而這一新的“業務模式”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愛立信正在創立通信業的標準和核心專利”。
衛翰思表示,對于整個通信行業來說,為了獲取發展的規模性,已經形成了專利授權的FRAND原則,公平、合理、平等地實現了技術共享,這意味著任何想要使用此技術的人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即可。愛立信自身也在通過交叉授權等方式獲取更多的專利技術。
2010年,專利組合給愛立信貢獻了約7.04億美元的收入,甚至遠不如高通一個季度的專利收入,更不要說其全年高達30億歐元(約合40億美元)的研發投入。
事實上,就像上述數字所展現的那樣,專利的“遠水”無法解決愛立信發展的“近渴”。而在放棄終端的同時,在衛翰思看來,在三大領域,愛立信還將保持較快的增長。“一個是移動寬帶,一個是管理服務及網絡外包服務,第三個是BSS和OSS領域。”
移動寬帶和電信專業服務都是愛立信的傳統強項,而自衛翰思上任以來,就在不斷加強自身在BSS/OSS領域的能力,其在全球先后收購了Pride、inCode部分資產、Optimi、Tridge、Telcordia等數家該領域的公司。“愛立信在移動寬帶業務領域第一,我們在管理服務業務也是第一,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成為業務支撐系統和業務運營系統的第一。”衛翰思說。
在訪談中,衛翰思也談到了中國,談到了TD-LTE。“我們同中國移動(微博)的合作進展得很好,我們通過了TD-LTE第一階段測試,馬上要進入第二階段。”而衛翰思稱,這種成功來自愛立信在LTE上的綜合實力——占全球60-70%的份額。
“在世界范圍內,我們正在一個正確市場中處于一個正確的位置。”衛翰思說。
推薦閱讀
在CPI回落的背景下,將擇機予以梳理能源產品價格,其中包括北方的供暖價格、天然氣價格以及電力價格等。早在今年6月初,國務院轉發國家發改委在2011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中,就明確提出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愛立信CEO 稱不會重返手機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