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5日上午10點,達爾問、自然之友、環友科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5家中國環保組織的代表,在位于北京的蘋果中國總部和蘋果公司派來的代表舉行了面對面的溝通,討論備受關注的蘋果在華供應鏈污染的問題。
此前,這5家環保組織發布的蘋果供應鏈污染報告曾在國內國外引起軒然大波,導致眾多公眾對蘋果供應鏈問題的廣泛質疑。
多名參與本次會談的環保組織代表在會談后向本報記者表示,本次蘋果在會談中表示出一些誠意,但是依舊和環保組織在信息公開等問題上存在分歧,今后將繼續對蘋果供應鏈進行監督。
蘋果方面在會談中還表示,正在對15家涉嫌污染的供應商展開調查。
交鋒激烈差點談崩
蘋果和環保組織15日的會談持續了3個小時,其間雙方數次發生交鋒。參與會談的環友科技的李力向記者形容道,會談一度無法繼續進行。
和環保組織會談的是來自蘋果總部的兩位負責供應商管理的代表,但蘋果方面要求與會者不要向外界透露他們的名字和職位。
蘋果公司代表向環保組織代表介紹了蘋果在供應商社會責任建設上的一些規章和進步,此后雙方開始就核心的中國供應商污染問題展開對話。
環保組織在會談中向蘋果提出疑問,稱有多達十幾個供應商存在污染問題,顯示蘋果在供應鏈上可能存在重大漏洞。在會談中,蘋果承認自己存在對水污染的判定標準有些過時等原因,可能導致污染問題,這些導致環保組織對蘋果是否有能力自己處理好污染問題的質疑。
蘋果與環保NGO會談交鋒激烈 15家供應商被調查
雙方依舊存在的分歧在于,蘋果依舊不希望公開自己的供應鏈信息以接受公眾的監督。它強調自己有能力在內部處理好污染問題,但是環保組織向記者表示他們對此持有懷疑態度。
在會談中,蘋果的代表向環保組織解釋說,蘋果對供應鏈的介入“非常深”,即蘋果內部沒有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等區分,幾乎所有原材料都由蘋果自己獨立采購,即蘋果對所有原材料供應商適用同樣的環保和勞工標準。
在此之前,外界不少人認為,蘋果的供應商的供應商因為被認為不直接向蘋果供貨,可以規避蘋果的環保監管。
而這次,蘋果強調有自己完整的供應商責任體系,假如蘋果的供應商違反了這些規定,那么蘋果將強制要求這些供應商進行整改。假如這些供應商無法按照蘋果的要求整改,那么蘋果將會對這些供應商進行“留蘋果查看”的處理,甚至取消訂單。
但蘋果代表也承認,由于供應鏈過于復雜,蘋果仍然無法完全避免其在中國關聯工廠的悲劇發生。例如蘇州觸摸屏供應商聯建科技工人的中毒事件。蘋果代表認為,蘋果一直要求觸摸屏工廠不要使用有毒物質“正己烷”,此次只是聯建科技的通風不暢導致了工人中毒。環保組織對此解釋并不滿意。
蘋果承諾整改
此次會談之前,蘋果公司一直不愿意在環保問題上和環保組織及社會做更多的溝通。蘋果給出的解釋是,自己有能力自己解決這些問題。“蘋果是一個非常低調做事的公司。”蘋果代表在會談中向環保組織強調。
直到今年8月中國環保組織聯合發布蘋果供應鏈污染報告,蘋果才面臨巨大壓力。這份報告稱部分蘋果供應商的污染狀況“觸目驚心”。這引發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
環保組織總共點名了27家疑似蘋果供應商存在污染問題,但是蘋果最終只承認其中的15家是蘋果的供應商。
參與15日會談的環保組織達爾問的負責人馮永鋒告訴記者,蘋果在事后請了專業第三方稽核公司對被懷疑有污染問題的15家企業進行了調查,但是目前調查結果還沒出來,蘋果并沒有承諾會公布這些報告。
在此之前的10月15日,蘋果的機殼供應商可成科技在蘇州的工廠因被爆出環保問題而被當地政府勒令停產,在整改后,這家工廠已經部分復產。
馮永鋒告訴記者,可成的蘇州工廠停產并不是因為蘋果內部要求的原因,而是因為社會壓力過大而被當地政府整改。
壓價導致污染?
蘋果和供應商聯系緊密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蘋果通常會為一些供應商支付建設新工廠的費用,作為回報,這些供應商會將緊俏的零部件優先供給蘋果。
此前部分蘋果供應商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蘋果一再壓低采購價格是導致污染的重要原因——蘋果通常會按季度要求供應商降價,據一些臺灣咨詢機構的預測,明年非核心蘋果供應商的采購報價將會面臨20%左右的降幅。利潤縮水迫使供應商壓縮成本,從而導致環保支出的削減。
采購價格的大幅降低可以從中國大陸A股上市公司萊寶高科(002106)的財報中看出。該公司不久前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減少10.88%,凈利潤8439.63萬元,同比減少26.77%。
萊寶高科業績下滑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為觸摸屏零組件價格大幅下滑,據估算中小尺寸觸摸屏價格從年初至現在至少有25%以上跌幅,而今年全年價格將下跌超過30%以上。萊寶高科為蘋果生產iPhone觸摸屏中的傳感器,被認為競爭日趨激烈。
臺灣拓璞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分析道,蘋果通常會要求供應商大幅擴產,然后才將訂單放給上游供應商,在上游供應商大幅擴產后,往往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威脅,因此很難不接受蘋果要求供應鏈降價的要求,最終這些供應商被蘋果牢牢控制。
“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在蘋果供應鏈中所處的地位太低。”參加15日會談的自然之友的李波表示,將所有的板子打在蘋果身上也是不對的,因為這些工廠都在中國,中國需要思考如何在中國的法律監督環境中監督這些污染問題。
推薦閱讀
受累全球經濟復蘇疲弱及國內房地產調控因素,家電業或迎來最低年增幅。 近日,昌榮傳播(納斯達克:CHRM)公布的中央電視臺2012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競購大會詳細信息顯示,酒業、金融、食品位列央視招標的行業排名前三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與環保組織會談交鋒15家供應商被調查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