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秉權上任后,主要工作就是“截流”,而沒有“開源”。上述前員工告訴記者:“中華英才網銷售的業務提成及銷售費用不斷被降低,大大挫傷了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同時,羅秉權也要求員工嚴格執行Monster總部的《反海外賄賂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銷售團隊的銷售開支,引起團隊的不適。”
與此前大規模在各大媒體投放廣告不同的是,羅秉權掌舵的中華英才網束手束腳,不再將大量資源對外投放。中華英才網內部流傳一句話:“高額的薪水、無能的CEO。”
“最初,中華英才網還有非常明確的戰略定位,即:網絡招聘;但是,后期中華英才網的戰略越來越模糊,甚至這是一家做產品公司,還是一家做服務公司,或者兩者兼具的公司都含糊不清。”該人士說道,“公司走下坡路是必然的路徑。”
與此同時,羅秉權與中華英才網其他管理層人員的矛盾也不時加深,彼此難以有真正的信任,還因公司業績有假賬問題而和前CEO打起了官司。后來羅秉權開始逐步嘗試引入外企中高管加入,如:曾從IBM請來尹丹嶺幫助制定營銷策略和管理團隊,但這位女性高管只是曇花一現。
中華英才網在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而這段時間,它的母公司Monster自身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2008年11月,Monster的創始人、億萬富翁Andrew McKelvey在感恩節的早晨去世,此后,該公司由職業經理人打理,不復從前的魄力和沖勁。
社交網站Linkedin的異軍突起,給Monster帶來重大沖擊。根據Linkedin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當季營收為2.52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395億美元增長81%。這與Monster同一季度的巨額虧損形成鮮明對比。
顯然,Monster已經對中華英才網的支持和幫助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張杰賢認為,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公司都有外資注入,但沒有出現中華英才網當下的現狀。“中華英才網跌宕起伏的關鍵不在于是否注入外資,而是投資方和管理者是否真正做對事情。”
魂歸何處?
目前,中華英才網處于“風雨飄搖”中,未來前景一片黯淡。
事實上,2012年11月,Monster決定出售中華英才網前的四個月,其還曾抱有最后一線希望。
去年7月,中華英才網在北京國貿飯店舉行一場隆重的產品發布和溝通會。會上,中華英才網宣布將引入Monster全球領先的語義搜索、云計算及行為定向等三大核心技術。
當時,中華英才網高層曾告訴記者,“為這一次變革,Monster和中華英才網整整用了三年時間。” 這三年來,Monster為將其技術引入到中華英才網,除在美國建立數據中心之外,還專門在中國建立其第二個“全球數據中心”。
但是,此舉卻被視為加速中華英才網死亡的一劑毒藥。由于中華英才網的產品和服務不適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招來企業招聘主和用戶的普遍不滿,客戶大幅流失。
張杰賢認為,中華英才網最重要的三大資產是:品牌、員工和數據庫。但是,目前來看,這三大資產都已逐一流失。“我們也最終放棄了再次回購中華英才網的想法。”張杰賢告訴記者。
據悉,目前謠傳中或將接收中華英才網的企業是愛爾蘭尚龍集團旗下招聘網站My job。中國人力資源沙龍的王文斌告訴記者:“My job已經在北京、上海、天津、東莞等多個區域建立地方性招聘隊伍。如若收購中華英才網,有望幫助建立由點到面的全盤格局。”
但是,由于員工賠償協議仍存在變數以及中華英才網品牌、人員等流失,這一則并購案是否能如愿完成尚不得知。如果二次出售失敗,中華英才網將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也未必奇怪。
張杰賢認為:“中華英才網的敗退將給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留出更大的市場空間。但是,對于社交招聘網站未必有所助益。因為,美國和中國的招聘模式仍存在巨大差異,社交招聘網站在中國仍是一個未成熟的新領域。”
推薦閱讀
2012年12月18日,在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市場拓展事業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無為縣國家稅務局領導的全力支持與配合下,航天信息自主研發的自助辦稅終端設備(TAM)正式在無為縣國稅局大廳安裝運行,這一成功運行使轄區>>>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131/25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