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道街中學門口,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學生家長,他們中大多數人對此持“默認”的一種態度。“肯定會很怕那些不良的語言被孩子看到,甚至被模仿。”蔣女士對此很無奈,“可不但微博,整個網絡上到處都會有不良內容,也不可能就不讓孩子上網了吧?”
“若不讓孩子上微博,總感覺所有人都在上,怕她跟不上時代。”蔣女士贊成禁止微博對未成年人開放的觀點。“但既然開放了,我就只能默認。總不能讓她比別人少長了幾年見識”。
專家談:禁還是不禁
落實分級制度技術過濾言論
對于微博是否應該拒絕未成年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最重要的是該落實分級制度。“讓微博自身去規定是否禁止未成年人注冊并不合理,有了分級制度,有了法律依據,才能對其進行約束”。此外,熊丙奇認為,減輕未成年人在微博甚至網絡所受到的不良言論的影響,主要還需依賴父母的監管。“完全放任和完全禁止都不好,應幫助孩子有選擇性地關注,回避不良信息”。
“最好的方式是用技術方式去過濾掉流氓言論。”省教育學會秘書長、著名教育專家紀大海說,完全讓孩子不去碰觸微博,會讓孩子們接觸面變窄。作為完全開放的大眾交流平臺,最好的方式是使用技術手段“將帶有明顯低俗的,流氓式的語言”鑒別出并過濾掉,“而不是限制觀點、立場”。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應限制未成年人
使用微博嗎?
編后:世界不可能一塵不染,為了讓未成年人盡量遠離有害信息,法律可以對社交網絡做出些限制,運營商也可以依靠技術為父母提供幫助,但法律和技術再好也會有局限,真正能直接左右未成年人成長的還是父母。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如今的互聯網投資圈,更像一個娛樂圈。時不時爆出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騰訊,英文縮寫為BAT)又正在與誰親密接觸的“緋聞”。這樣的小道消息傳播很快,觸動著這個從業人員的敏感神經。 3月22日,互聯網圈內有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成都八成小學生開微博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408/26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