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信號是,不止一家公司的高管希望直接找我爆猛料。而阿里巴巴上次搞的新任高層見面會,我和陽淼童鞋都以手頭無傳統發布渠道的自媒體人身份受邀參加了。
平臺心態
國內最早拿微信公號來發文章,應該是白鴉。當時張小龍問他,你覺得這種玩法靠譜么,白鴉說反正我不玩了肯定還有人來玩。結果被他說中了,憊懶的白鴉已經許久沒有寫東西,而前赴后繼的自媒體人都沖著微信公號去了。
效果如何呢,至少對微信來說,多了一大幫愿意為其說話的意見領袖,朋友圈的文章分享氛圍也被帶起來了。
眼紅這一波的人很多。
搜狐不久就會推出自媒體頻道,把一幫散兵游勇和那些報紙雜志等正規軍放在一起,做得特別好的還會開辟專門的頻道。
新浪微博內測的公眾賬號平臺,第一波邀請的據說也是自媒體人,而不是商家。(我個體覺得微博這個玩法很腦殘)
不知道有多少平臺,能把趕熱潮的心態,調整為放長線的心態。
事在人為
我覺得: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自媒體是種靈魂
上次看到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自媒體是種靈魂”,先是渾身一陣雞皮疙瘩,搞邪教了這是,繼而覺得這說法夠矯情,挺喜歡的。
我曾經在飛機上丟過一個kindle,某天半夜寫了長長一段關于kindle的好話,僅當悼文。結果第二天,第二天就有9個粉絲告訴我,當天特地去購買了kindle,25個粉絲說,你給個淘寶店地址,馬上下單,12個粉絲說,你把型號說一下,我讓找朋友從國外帶回來。
那天我發預告,說我會熬夜寫一篇《敵人眼中的微信》,結果有23個粉絲一直等到凌晨4點,說,趕緊發,熬夜就是為了看你要發的這個文章——不好意思,我最后是下午才發,道個歉。
那天我說自己要到上海和成都了,有40多名當地的粉絲說因為喜歡我的公眾賬號,想要見上一面。更有甚者,我在成都主持完傳媒夢工場的自媒體沙龍后,一位粉絲大半夜送了一瓶酒過來,拔腿就走——請原諒屌絲得志。
也許,自媒體是對KK的“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的最佳實踐。
不以利和,并因利分
很悲痛得說,自媒體第一個聯盟已經消失了。
受程苓峰那個1萬元1廣告的刺激,幾位級別還不夠的自媒體人搞了個聯盟,準備抱團做事,大概不到兩個月時間,因為內部利益與價值觀的問題,解散了。
我在成都主持傳媒夢工場的自媒體沙龍時,無論是科技博客的創始人、財經報紙的領導、都市報的新媒體總監,聊最多的一個話題是:必須商業化才能持久,否則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我最近在翻閱洪波KESO等一眾bloger的文章?梢郧逦目吹,那一撥人曾經分工明確,聊產品的、講戰略的、看財報的,各有長處,其文字激揚,堪稱互聯網個人英雄主義的一代巔峰。只是帶頭大哥的離開,人心也慢慢散了。
如今的自媒體是一盤散沙,甚至是文人話事。文人造反,十年不成,頂多成為抱著傳統媒體一起掛掉的炮灰,后繼卻無力,看看方興東的事跡就知道了。
我和傳媒夢工場的同事討論后的結果是,遲早會出體系。
正如我前段時間時間看的小說《量子江湖》,整個武林建立在“黃裳-張三豐理論體系”上,功夫好壞,高下立判,逆襲有對象,翻身有盼頭,理論本身也能被修正,武風大盛。
是非由人
寫這篇文章的深夜,音響里在播放張國榮的《我》:“我很慶幸,萬物眾生中磊落做人,懷著誠懇,告訴世界何謂勇敢”。
持續的是非
程苓峰的公眾賬號變成“程苓峰和他的朋友們”了,原創變少;曾航的移動觀察賬號,因為精力有限,找來了投資界的朋友一起操盤,不知道會不會在增加助手;謝璞和謝潔云的移動吐槽,老是因為一起出差了,所以無法更新了;青龍老賊做了一次公號調查,光是回復就花了三四個小時,手都酸了,叫苦不迭;我前段時間一直為東家的事情奔走,后臺老是被人催“干嘛還不更新內容”。
當興趣變成一份事業,總是難以堅持。
這一撥人,也許都是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這一撥人,也許都因變現困難而為生活折腰;
這一波人,也許都因家里那位過來擰耳朵而放棄;
這一撥人,也許都因為時間、積累和情緒的變化而消失于江湖。
除了大聲嚎叫,趕緊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讓自媒體價值得到體現,我也不知道怎么解決。
要堅持,總是難的,能堅持,總是難得。
做什么事都一樣。
聯合的是非
我在《自媒體是道窄門》中提到,個人玩自媒體必須要有“潘驢鄧少閑”,還有一句話沒說,就是如何面對“老人”。
老而不死是為賊,老人,坐擁一波熱潮剛興起的名利紅利,手握一波熱潮剛興起時的資源,拉起一波熱潮剛興起時的聯合優勢。
雖然第一個自媒體聯盟已經消失,但是更多的自媒體聯盟已經興起。光是我自己,就被莫名其妙拉入了好多聯盟,以情動人,以利誘人,手段齊出。
聯盟發起人的思路是一致的:我們是先行者,我們負責蓋戳,我們決定小弟們的出路。
歷史總是相似的,在權力面前,沒有多少人可以全身而退。
為什么最近老是出現某某推薦某某的事情,這就是老人在行使他的權力了,恩威并施,能讓你紅也能讓你掛。
有書生說,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的自由流通越來越強烈了。我只能說,呵呵,我去洗澡了。
經紀人的是非
我一直抱有的觀點是,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同理,文人要養活自己也是十年不成。
你無法想象,一個以觀點犀利聞名的自媒體人,卻要和一個膀大腰圓身帶三位美女秘書的老板談廣告業務。正如你無法想象,一個以清純出門的戲子,被一個煤老板要求包夜。
自媒體,是自由、自信、自律、自我,卻不是自己一個人。
曾采訪過一位未發跡的情感作家,當時他以在起點發情色網文出道,沒兩年,突然爆紅。后來碰到出版社的朋友,才知道,原來背后是有出版社為其做包裝定位、商務洽談、活動安排,終成一代少婦之友。
瞧著吧,一年后仍堅持下來的自媒體人,至少一半,背后有“經紀人”。
作此文,僅希望自媒體沒死那么快。
作此文,僅希望這波熱潮能從科技圈衍生到消費、生活、醫療、娛樂等各個領域。
作此文,僅希望自媒體能夠從特例變成職業,最終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顛覆性的行業。
推薦閱讀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今日發布聲明稱,該中心沒有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開展互聯網銷售福利彩票業務,也沒有與任何單位合作開展互聯網銷售福利彩票業務。 近來,一些網站自稱“聯合中國福彩發行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自媒體:勢市事是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408/26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