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多地,博客的發展還不夠充分。“赫芬頓郵報”法國版今年1月上線,該網站總監安妮·辛克萊爾(Anne Sinclair)表示,目前的報紙還只能提供評論版,但該網站今后將會“開辟一個辯論區”。而且,盡管美國報紙的編輯抨擊“赫芬頓郵報”剽竊他們的報道,挖走他們的讀者(但增加原文鏈接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流量),但他們的歐洲同行卻認為,可以從“赫芬頓郵報”那里學到新技能:該公司已與法國《世界報》(Le Monde)、意大利《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和《快訊周報》(L'espresso)以及西班牙《國家報》建立了合作關系,向他們傳授社交媒體技能,并因此而獲準接觸到他們的讀者。“與他們合作比置身事外干瞪眼強。”法國世界報集團CEO路易斯·德利法斯(Louis Dreyfus)
境況差異
然而,“四巨頭”的處境卻截然不同。《每日郵報》的印刷版發行量為200萬份,僅次于小報《太陽報》,位居全英第二。該報不僅發行量下滑速度低于其他多數報紙,而且仍然擁有不錯的利潤。《衛報》和《紐約時報》的讀者則在快速流失,他們龐大的記者團隊成本更高,而且盡管他們的控股公司最近都實現盈利,但收入卻出現了驚人地下滑。這兩家公司都希望借助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應用大幅增收,這些應用的讀者都必須要花錢才能閱讀新聞,《紐約時報》的網站也已收費,《衛報》尚未制定這一計劃。盡管如此,從中期來看,他們或許仍然無法維持如此大規模的編輯團隊,使之越來越難以通過新聞報道突出自身優勢。
在這四巨頭中,“赫芬頓郵報”是唯一一家沒有受到舊媒體的技術、人員和制度觀念束縛的企業。但在一年前被AOL收購后,他們卻遭遇了另外一種觀念的束縛。隨著撥號互聯網接入服務的迅速衰落,AOL一直在購買大量網站,試圖借此打造顯示廣告業務,但卻進展不佳。持有AOL股份的投資公司Starboard Value最近估計,顯示廣告去年給AOL造成了5億美元的損失。
赫芬頓目前負責整個AOL的編輯業務,她已經投入大量資源來拓展觸角。除了這些國際化網站外,她還推出了數十個專題網站,內容涉及環境和婚禮等各個方面。今年春天,他們還將推出一個在線電視臺,連續不斷地播放節目,而且將秉承“赫芬頓郵報”的風格,極度依賴觀眾的貢獻。
由于AOL給予赫芬頓的自由度過大,導致公司內部對這種擴張地盤的做法頗有微詞,甚至懷疑她和她的團隊能否應對這種爆炸式的增長。盡管“赫芬頓郵報”在被AOL收購前已經盈利,但其收入在AOL總收入中的占比還很小。作為一家在數字王國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它能夠比另外三大報業巨頭更好地適應網絡環境——但擁有一個境況最糟糕的東家,或許對它今后的發展不利。(鼎宏)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中國電信(微博)通過垃圾短信獲利一事,工信部今日發布公告稱,已責成中國電信調查核實、提出整改方案和保障措施,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此外,敦促三大運營商開展清理排查工作,舉一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推動報業巨頭艱難變革:全球化成主流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6/4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