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美國股市兩個長周期繁榮階段都伴隨著美國國際地位的鞏固和提升。
此外,美國股市兩個長周期繁榮階段還伴隨著適宜的貨幣環境。所謂適宜,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脹較為溫和,1942~1962年美國通脹率平均為3.45%,1982~2002年美國通脹率平均為3.205%,均低于1962~1982年長周期停滯階段平均的5.94%。二是民間投資發展迅速,1982~2002年間,美國民間投資季均增長6.92%,大大高于此前1962~1982年長周期停滯階段的1.02%。三是貨幣活期化現象較為明顯,1962~1982年美國M1-M2平均同比增速的剪刀差為-0.575%,絕對值明顯小于此前1962~1982年長周期停滯階段的-2.97%。適宜的通脹為貨幣政策維持整體寬松奠定了基礎,活躍的民間融資為經濟增長和股市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貨幣活期化則增加了股市的資金推動力,三者共同為股市長期繁榮創造了條件。
對中國的啟示
讓我們回到當下中國。長周期的美國股市分析表明,危機的破窗效應、增長質量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提升和適宜的貨幣環境,是資本市場長周期繁榮的四大基石,也是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聯系紐帶。從這個角度看,筆者以為,中國的2012年和美國的1942年、1982年頗有相似之處:中國經濟增速雖在放緩,但經濟結構調整正不斷深入、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次貸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加速了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的進程,中國經濟的全球占比和市場地位不斷提升,而伴隨著通脹壓力的下降,貨幣環境也正趨于適宜,民間金融市場正趕上政策規范并激勵的大好時期。
也許,在經歷了喧鬧、紛爭、調整、停滯之后,伴隨著制度改進和發展轉型,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悄悄迎來長周期繁榮前的拐點。(作者系金融學博士、宏觀經濟分析師)
推薦閱讀
建設銀行近日要求各分支機構不得對小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而從其他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年報也可以看出,房地產貸款增長正在持續放緩。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房企本年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A股或正迎來長周期繁榮的拐點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418/5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