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之后,沖一杯香茗放在茶幾上,窩進沙發里,靜靜地翻開白莉的作品集子,集子里多半是她畫的荷花,以殘荷為主。我一頁一頁慢慢翻看,開始只是看到深灰色墨調勾勒出來的一片片枯萎殘敗的荷葉,沒有太多想法,黑漆漆一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發現自己不經意間愛上了這滿池的荷花,越看越有味道,甚至有種哭的沖動,不知是這滿池的荷花走進了我的心里,還是我走進了畫中,那朵似開未開,還未來得及綻放的小荷不就是我嗎。試問,秋風蹤跡有誰知?隱藏在我心靈遠處的那角“冰山”瞬間崩塌了……
“滿池凋零荷殘破,葉蜷色衰莖折斷”,滿池形態各異的殘荷,枯老的枝葉,慘淡零落,風光寂寞,看似零亂,卻錯落有致,具有錯落得當,疏密相宜的布局之美,展現了它另一種姿態——殘荷特有的風韻。投以欣賞的目光,發現并不遜色于荷花盛開的時節。
那殘荷,經過風霜,洗盡鉛華,退去了鮮活的光澤,不再亮麗,卻換來剛毅的張力和骨感的美姿,更覺其非同一般的依然迷人之處。
不免又感嘆它們的老去,一天天地萎縮,一天天地下垂;更敬佩于它們的不卑不亢,老而彌堅,最后僅存的一點點枝葉敗落在水面上還是不失那特有的風骨余韻。經晚秋至隆冬的漫長季節里,在百花凋零的蕭瑟時光,這些殘枝敗葉竟與一枝獨秀的梅花為伍而毫不遜色。
白莉的殘荷,正是表現的這樣一種殘而不敗、張力和骨干的美姿。
我索性合上雙目,最終還是沒能把住我最后的堅強,被那滿池的殘荷瓦解了……我迫不及待想再次見到這位白莉女士。
作者與畫家白莉合影
我們如約而見。
這次兩人相見都有恨晚的感覺。從上午九點一直談到中午十二點多,都沒有想停下來的意思。白莉給我講述了她自幼習畫成長路上的零零總總。她的言談表情隨著故事情節的曲折表現出豐富的感情色彩,就像那清澈的溪水遇到高低不平的地勢時流露出的喜怒哀樂,很自然,很流暢 ,響徹山間,有沉悶憂郁的叮咚聲,有清脆歡暢的嘩啦聲……
推薦閱讀
原有的辦公樓又不是危房,現在又做一棟新的;總共才三五個管理人員,新的辦公樓卻有28間辦公室宜豐縣雙峰水庫除險加固現場施工人員告訴新法制報記者。 2007年6月上旬,宜豐縣雙峰水庫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污泥碧水皆尋遍 已是圓盤醋藕絲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0808/1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