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媒體
在楊曉春大學三年級還沒畢業,無意中接觸了新華社的一位媒體人,經過他的引薦,他去了內蒙古商報社進行實習,當時接納他的是時任內蒙古商報社總編輯助理、采訪中心主任的劉海銘老師,去了幾天他試著出去采訪寫了人生中第一篇采訪新聞,讓他沒想到的是竟然合格登了報紙,這使他充滿了信心,繼續努力!每次在商報社開例會,他最喜歡聽的就是劉海銘老師主持會議,因為總能從他的謀篇布局和實戰經驗中學到很多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和技能。時間不長,因為學校有課程的原因,他沒有繼續在報社工作,離開了報社。
大學畢業后,因為之前創辦網站,他結識了幾位媒體人,又從最初的通訊員干了起來,他很珍惜這種機會,每次無論是重大節日還是會議活動他都不放過,積極采寫稿子,慢慢地發表的多了,媒體上轉載報道的也就多了起來,在這期間,又認識了中國電子網報的領導,當時讓楊曉春負責內蒙古地區的信息采集工作,開通了內蒙古頻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楊曉春細心的運營,他當時所負責的內蒙古頻道在當時全國各省頻道及相關網站排行上,以及百度等搜索引擎排名上升到第一位。這一小小成績,得到了總部的肯定。
經過一番打拼,楊曉春在媒體圈漸漸的積累了很多人脈,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一次機會,他有幸接觸到了央視及50家地方臺聯合推出的“大藝術家訪談錄”專訪人物、聯合國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國執行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舒榮先先生等一大批大藝術家及企業家,隨后對其中部分高端人物進行了訪談。楊曉春在空閑時間也經常寫一些如:《楊曉春:明星代言應考慮誠信與社會責任》、《楊曉春:我國有待于加強電視公益廣告的投放播出》等時評類文章,2011年4月應邀北京某圖書文化公司邀請為:美國克勞士比學院高級合伙人、克勞士比中國學院創始院長、中國十大質量人物、北京大學質量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名牌協會副會長、享有“中國零缺陷之父”的美譽的楊鋼(Freeman Young)博士新書寫了書評《評楊鋼博士新作《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所寫文章被中央級媒體在內的數百家媒體轉載報道。2010年,楊曉春成功申請為騰訊官方認證QQ空間,在2011年2月份寫了一篇《楊曉春:中國家庭親戚關系趨向于利益化》的時評文章,因為首發在了QQ空間中,后被騰訊官方推薦到了騰訊網首頁,當日空間瀏覽量達到了6萬2千余人。這一系列小成就,或多或少對他進行了激勵。
躋身策劃界
說起如何進入策劃界,楊曉春向我們介紹說,他離開內蒙古商報后,一直沒有和劉海銘老師斷了聯系,后由于劉海銘逐漸轉型成為策劃人,并自2006年以來,由于其獨到的策劃模式和卓越的實戰業績,連續榮膺中國第五代策劃人領軍人物、中國最具影響力項目孵化專家、中國十大行業策劃專家、中國十大企業策劃專家、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策劃專家等榮譽,楊曉春決定向劉海銘老師“取經”。因為在報社曾經接觸過,所以再次拜訪劉海銘老師時感覺很親切,通過向劉海銘老師請教,楊曉春有了從自己最初定位的媒體策劃人向復合型傳播策劃人過渡的熱情和沖動。最后通過與劉老師充分溝通,并通過劉老師引薦與國內多名策劃大師接觸和溝通,針對楊曉春的特長,幾位負責任的、愛才惜才的老師共同為其“量身定做”了研究和發展方向。期間,楊曉春接觸到了中國十大杰出策劃人、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理事、中國電影基金會名譽理事、中國企業家世紀論壇總策劃、中國詩酒文化協會策劃顧問韓頤和先生等多名資深策劃大師,并一一拜師學藝。
提出新理論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的今天和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很多策劃界的大師都還在應用一些老套的、過時的操作模式去運作項目和額品牌,仍在一味的鼓動企業在電視上、報紙上投入巨額資金播發一些夸大其詞的廣告,還不能從根本上意識到現時代信息傳導手段的多樣化、傳播勢場的集約化、資源的有限性,以及大品牌的強勢合圍之力,因為這一系列變化已經使得中小企業無法靠單純的某一項傳播求得快速和全面發展。社會一定意義上進入了媒體泛濫時代,即泛媒介時代,信息擾民的時代,復合型傳播時代。一個企業或品牌,要想快速塑造形象,輸出有價值信息,只有首先成為焦點才能成為可能;而要想成為焦點,一定要懂得去孵化適合自己品牌運營體系的聚合勢場,并進行專向和定向傳播。
楊曉春向我們如此介紹什么是泛媒介時代、信息擾民時代以及復合型傳播時代?他說:“泛媒介時代,是指一個建立在諸多媒體相互影響并高度融合基礎之上的多樣化的傳播時代。以電視廣播、報刊雜志、互聯網為主的多種媒體共存,并各自進行信息的傳播。在泛媒介時代,一切皆有可能成為媒介,成為廣告的載體,傳播信息的傳播渠道。而這樣的可能,也正在逐一實現著。”
信息擾民時代指的是,在當今信息化社會,以電視廣播、報刊雜志、互聯網、LED、手機報、彩信、飛信、微博、微信,為主的多種傳播載體在24小時不間斷的向我們散發出這樣或那樣的信息,這一切信息的散發使得大眾群體出現了超負荷接收。”
復合型傳播時代指的是圖片、視頻、語音、文字等多種手段為一體的傳播手段。復合傳播時代進行品牌塑造僅靠一個媒體,一種手段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平臺,一種方法,一個傳播策略,是不可能解決我們品牌和傳播中所有問題。這個時代,任何一家獨立媒體的自我推廣,其本質上只能是王婆賣瓜。正是基于這種現狀,基于這個全新時代,我反復實踐并提出了‘聚合勢場’傳播策劃理論!”
何謂聚合勢場?因聚而合,為合而聚。聚合,首先要有聚合之理由、聚合之可能、聚合之必要、聚合之平臺、聚合之目的、聚合之價值、聚合之后效應。聚合勢場就是要因聚而生勢,因合而得勢。要學會借勢,造勢,運勢,營造某種勢場,并能夠巧妙地利用泛媒介時代和復合型傳播時代的一些特征,放大某種影響力,去轉變某種觀念和思維模式,讓大眾群體感覺到來勢很大,勢頭很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心智。”
我記得劉海銘老師這樣啟發和要求過我: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成為策劃人。策劃人要比普通的管理者,營銷專家,行業領袖,學者等在運用智慧和分析診斷方面更高一籌,否則,幫企業,團體,城市或個人策劃就是一句空話。策劃人雖然不可能成為每個行業的專家,但綜合素質,人格,職業道德,工作作風和實際經驗必須是一流的,獨特的,令人信服的。成功的策劃不但可以反映一定的規律,還可以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是的,策劃人其實就是整個策劃過程的統帥。策劃人必須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和國際經濟大循環腳步的不斷加快,逐步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和步伐。大胸襟、大視野、大氣魄、大格局、大智慧才會出大策劃,目前在中國的策劃業界有一個很怪的現象,很多人把廣告當成策劃之本,例如作CI的,聲稱可以搞立體策劃,包括管理策劃,營銷策劃,區域策劃等等。實際上,企業的全方位策劃是一個極具科學性的系統工程,是集診斷,調研,思考,創意,點子,設計,決策和實施于一體的一連串智慧和效果監察反饋的疊加。借此機會,我要深深地對啟迪和幫助過我的十多位恩師說一聲‘謝謝’!”
就在記者結稿之前,這位25歲的策劃人近期加入了中品孵化,我們祝愿這位25歲的策劃人在今后走得更加穩健,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推薦閱讀
商務社交網站是在SNS網站發展上分類出來的必然產品,它更注重人們在生活上的現實需求,它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楊曉春:聚合勢場傳播策劃第一人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0926/1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