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唐茵)昨日(7月4日),百度宣布與微軟已達成合作協議,微軟旗下的必應搜索引擎將為中國用戶提供英文搜索支持,預計這項合作年內上線。這意味著,用戶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英文進行檢索時,百度將通過“框計算”技術智能識別用戶的英文頁面檢索需求,自動啟動必應進行服務響應,并將相關結果通過百度應用開放平臺方式嵌入到百度搜索結果頁。
有消息稱,雙方的合作并不涉及任何財務考量,搜索結果帶來的廣告收入將歸百度所有,因為它是網站的控制者。
部分人士看好雙方的合作,美國科技博客PaidContent撰文稱,這是微軟在中國市場的一次重大勝利。借助與百度的合作,微軟擴大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深入,畢竟百度擁有國內4.5億用戶,并占據了75.8%的國內市場份額。而百度也借助微軟的力量,可輕松繞過英文搜索的產品門檻,加快其拓展國際市場的步伐。
但面對這一看似強強聯手的合作,外界也傳出了不同的聲音。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謝文表示,雙方的合作意義大于實質,對谷歌、百度、必應也很難產生重大影響。雙方合作之后,在英文搜索上,沒有人會因為百度和必應合作,就一定會放棄谷歌而用必應;在監管方面,谷歌和微軟是一樣的;在運用英文搜索的英文市場,更不會因為百度和微軟必應的合作就使用百度。
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昨日發表報告指出,微軟與百度合作無助于必應突破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困局,主要原因是必應市場份額太低。
此外,部分網民也表示了擔心,當年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就是受到國內政策的限制,百度與微軟的英文檢索能否把握好內容尺度,通過國內政策審查表示擔憂。
對于百度與微軟牽手聯姻,有分析認為這也是百度退而求次的無奈之舉,盡管微軟在英文的搜索并不強,但對百度而言卻可進攻英文領域的精準度,畢竟百度無法跟google,yahoo合作,只好退而求其次。
推薦閱讀
藝龍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20-F文件曝光了騰訊對其投資的協議細節,其中包括:騰訊有權任命一名藝龍董事會成員;收購的約16%在外流通股占藝龍15.2的投票權;并且當騰訊持股保持在10%以上時藝龍最大股東>>>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