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二季度,共有102家中國企業在全球各資本市場實現上市,總計融資達173.5億美元。今年3月底以來投資者對互聯網泡沫的擔憂,中概股信任危機以及二級市場持續低迷的表現,使得中國企業的IPO整體融資規模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萎縮。
境內上市占主流 赴美 IPO 現小高潮
今年4月以來投資者對互聯網泡沫的擔憂、中概股信任危機以及國內二級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二季度IPO整體規模有所萎縮。根據ChinaVenture 投中集團旗下數據庫產品CVSource統計,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企業IPO數量總計102家,環比下降8.9%,同比下降4.7%;融資金額總計 173.5億美元,環比下降5.8%,同比上升8.1%(見圖1、表1)。
圖1 2009Q3-2011Q2中國企業IPO規模比較
表1 2011Q2 中國企業全球資本市場IPO情況概覽
從上市地點來看,在本季度IPO的102家企業中,有78家選擇了境內上市,占比達超過四分之三(76.5%)。其中,創業板上市的企業達40家,中小板及上交所主板分別有26家和12家。本季度境外上市活躍度有所增加,共有24家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分別為16家企業香港上市、7家企業美國上市。此外,晨訊科技成為本季度唯一一家股票在臺交所上市交易的中國公司(見圖2)。
中國TMT行業企業在今年二季度再次掀起一股赴美上市的小高潮,人人、世紀佳緣、鳳凰新媒體、淘米、世紀互聯和網秦等7家公司先后在美國上市。不過,由于海外投資者對互聯網行業短期內集中上市可能會引發的泡沫擔憂以及近期出現的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使得多數企業的股價出現較大波動,人人、世紀佳緣、網秦、淘米均出現破發現象。
圖 2 2011Q2 中國企業全球資本市場 IPO 數量比例
在融資金額分布方面,78家境內上市企業總計融資101.5億美元,占比近6成(58.5%)。其中,深交所中小板36.1億美元(20.8%)、上交所34.3億美元(19.8%)以及深交所創業板31.1億美元(17.9%)。
本季度中國企業在港總計融資57.6億美元,其中港交所主板57.4億美元(33.1%)。上海醫藥、美高梅中國分別在5月底及6月初在港IPO,共融資34.7億美元,分別排名本季度IPO融資總額的第一(19.7億美元)及第二(15億美元)(見圖3)。
圖 3 2011Q2 中國企業全球資本市場 IPO 金額分布(單位:百萬美元)
相比國內市場的低迷表現,以互聯網行業為主的內地企業選擇海外上市能夠獲得更好的融資機會。盡管海外投資者對“泡沫”的擔憂依舊,對上市企業估值產生重要影響,但在長期上投資者仍舊看好中國概念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因此愿意給出較高的估值。24家境外上市企業總計融資72.0億美元,占本季度融資總額的四成,平均每家企業在融資規模上是在境內IPO企業的1.3倍(見圖4)。
圖 4 2011Q2 中國企業境內外 IPO 情況比較
制造 IT 化工占主導 IPO 公司超半數
從上市企業所屬行業上來看,本季度IPO的102家企業中,近4成來自制造和IT行業,分別為制造業30家(29.4%)、IT行業14家(13.7%)。在化工領域本季度有10家企業IPO,占比9.8%,其中,桐昆股份(4.8億美元)、雙星新材(4.2億美元)融資超過4億美元,排名該行業前兩位(見表2、圖5)。
表 2 2011Q2 中國企業各行業 IPO 情況概覽
圖 5 2011Q2 中國企業 IPO 數量行業比例
在融資金額分布方面,來自上述3個行業的54家企業總計融資64.0億美元,占比37.7%。其中,制造業33.0億美元(19.0%)、化學工業19.3億美元(11.1%)、IT 11.8億美元(6.8%)。
另外,由于上文提及的上海醫藥近20億美元的IPO規模,使得醫療健康行業以總計27.1億美元在融資規模上排名第二(15.6%)(見圖6)。
圖6 2011Q2 中國企業 IPO 金額行業分布(單位:百萬美元)
推薦閱讀
九州通今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擬與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采取增資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方式,合資開展醫藥電子商務業務,增資后,九州通占比51%,京東商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二季度IPO市場持續萎縮 赴美現小高潮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027.html